恰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南京博物院攜手江蘇省國畫院、江蘇省美術館和傅抱石紀念館聯合舉辦“傅抱石:二十世紀山水畫的高峰”特展,推出傅抱石山水畫專題展覽,通過二十世紀中國山水畫發展的宏觀視角,來揭示傅抱石山水畫所取得的卓越藝術成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精心獻上一份文化厚禮。
二十世紀是世界范圍內出現劇烈變革的歷史時代,文化藝術紛紛經歷了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中國山水畫藝術也不例外,作為具有悠久傳統的中國畫面臨內部繪畫思想觀念和審美思潮的轉型,同時也面臨來自外部世界的巨大壓力與挑戰。如何面對內外的壓力,尋求山水畫的轉型與創新,走出新的道路,二十世紀的山水畫家群體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不斷走出低谷,將中國山水畫推進到了新的發展階段,傅抱石無疑是這一時期取得重大突破的一位畫家,成為二十世紀中國山水畫崛起的一座高峰。兼于這一認識,我們策劃突出了這一專題展覽,從二十世紀繪畫發展的宏觀視野來認識傅抱石山水畫的藝術成就、特征、價值。
南京博物院是世界上傅抱石繪畫藏品最為集中的文化單位,江蘇省國畫院、江蘇省美術館和傅抱石紀念館是傅抱石長期工作、生活、從事學術研究與藝術展示的地方,是傅抱石藝術結晶和成長發展最為重要的地方,這幾家單位聯合舉辦此次展覽,無疑具有相當的象征意義。為籌劃“傅抱石:二十世紀山水畫的高峰”特展,江蘇省國畫院與南京博物院多次召開聯席會議,幾經研究、磋商和修訂,才確立出具有宏觀學術視野的專題精品展覽思路,將此展覽的籌備工作不斷推向深入。此次活動有南京博物院負責展覽的具體安排和統籌工作,有江蘇省國畫院負責學術座談會的召集和舉辦。
傅抱石在長期的繪畫實踐中成功地解決了傳統與現實、傳統與創新、理想與生活、技法與觀念、自我個性與時代精神的辨證關系,以自己獨特的繪畫藝術語言描繪出詩意境界、毛主席詩意、瀑泉雨境、戰爭場景、異域情貌、現代工農業生活場景、風景名勝等,創造性地發展、開拓了中國畫的傳統題材,使中國畫呈現出更為深厚、廣闊的精神空間和時代特征。傅抱石開現代中國畫新風,確立出了中國畫的新典范。兼于傅抱石獨特的繪畫藝術特征和繪畫題材特點,我們遴選藏品從“往往醉后”、“換了人間”、“異域山川”、“不及萬一”四個方面來展開,分四個方面集中展示傅抱石在歷代詩意畫、異域寫生、兩萬三千里寫生、風景名勝和革命圣地寫生以及毛主席詩意畫方面所取得的藝術成就及其精神面貌,從中認識到傅抱石在二十世紀現代中國山水畫進展中所做出的重大貢獻,亦希望此次展覽也能給予現代中國畫的創作以新的啟示。
本次展覽以傅抱石的山水畫為主線對傅抱石的山水畫成就進行集中展示。當然,傅抱石不僅是一代杰出的優秀中國畫家,也是一位具有自我獨特氣質的美術史論家和書法篆刻家,在美術史論家和書法篆刻方面也有著杰出的成就,為使人們全面認識傅抱石山水畫的創作情形和藝術成就,也遴選了部分相關的速寫稿、著述手稿和他篆刻的自用印章參與此次展覽,使此次展覽具有了更為立體的展示效果。
(圖片攝影:管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