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太太眉眼含笑地跑來:"秦淮源社區要辦養生講座,要不要去聽聽?" 彼時我正沉浸在書海與稿紙間,正想尋個機會放松,便一口應下。此前,社區的高書記和黃主任多次邀請我參與活動,這次終于成行。我打開手機,循著社區網管員發來的定位圖一查,活動地點在句容寶龍大道,離我家不過兩公里路程。
我們搭乘 159 路公交車,在大山地站下車后,跟著高德導航往回走。沿途春日的暖陽灑在身上,不一會兒便瞧見了社區活動中心的大樓。許是來得太早,樓外空空蕩蕩,連個人影都沒有。我心里犯嘀咕:"今天是星期天,不會是時間搞錯了吧?" 太太也有點疑惑。
一上二樓,便聽見此起彼伏的快門聲,幾個學生正舉著相機四處拍攝。社區大廳里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我這才松了口氣。在人群中,我們見到了忙得腳不沾地的王書記、高書記和黃主任,他們正為活動做最后的準備。
這次活動由共建單位中醫藥大學的研究生和博士生精心策劃,主題圍繞養生展開,內容豐富。除了養生講座,還有時下熱門的 DeepSeek 使用介紹,親手制作中藥香包的體驗,以及傳統健身功法八段錦的教學。
講座開始后,附近小區的居民陸續趕來,原本寬敞的教室很快就坐滿了人。走上講臺的是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博士,她對四季養生要點、膳食搭配、穴位與身體的關系了如指掌,還詳細講解了血壓波動的處理方法,每一個知識點都講解得深入淺出,看得出做了十足的準備。
太太在一旁懊悔不迭:"早知道帶個本子記下來了!" 我笑著安慰她:"能記住的才是真有用,記不住的,記下來也是白搭。" 正說著,兩位大媽走了進來。走在前面的大媽燙著利落的短發,身形微微發福。她一進門,先是沖著講臺深鞠一躬,又面向觀眾彎腰致意,這一連串舉動讓講座一時中斷。
等會場恢復平靜,女博士繼續講解。剛說完 "謝謝" 準備下臺,那位鞠躬的大媽突然站了起來:"我提幾點意見。整場講座都是你一個人在講,缺乏互動,以后得改進;還有,這么好的活動應該多宣傳宣傳,讓更多人知道!我剛才鞠躬,一是因為來晚了表示歉意,二也是跟大家打個招呼!" 她的語氣嚴肅認真,仿佛是在參加一場重要的研討會,瞬間成了全場的焦點。社區領導趕忙過來解圍,參與活動的學生們有些手足無措。領導耐心解釋道:"后面還有很多活動呢,這個問題咱們稍后再討論。學生都是義務幫忙,而且這也是我們第一次組織這類活動,以后肯定會越辦越好。"
按照活動安排,大家移步到隔壁房間。九格盤里整齊地擺放著橙皮、白術、丁香等成品中藥,旁邊還有精致的香袋和搗藥的小工具。在十幾位學生的耐心指導下,我們一邊學習藥材知識,一邊親手制作香包。負責 DeepSeek 講解的同學還意外地教會了我使用 Kimi,真是收獲滿滿。最后,我們來到大廳學習八段錦,跟著視頻一招一式地練習,一套下來,渾身說不出的暢快。臨走時,我特意請黃主任把八段錦的視頻發給我,打算回家慢慢琢磨。
回家的路上,手機收到了黃主任發來的視頻。這次活動對社區、對居民,對這些年輕的碩士博士們來說,都是一次全新的嘗試。雖然過程中有些小插曲,但正是這些初次的碰撞與磨合,讓我感受到了江南春天里蓬勃的活力與希望。
真心為秦淮源社區點贊,也為這些無私付出的同學們點贊!以后再有這樣的活動,我不僅自己要積極參加,還要帶上本子,把這些實用的知識都記錄下來。
(作者系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