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
雨花臺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雨花臺區文化和旅游局
承辦單位
雨花美術館
展期
2025.6.28-7.28
策展人:李文鋼
學術主持:李安源
開幕式時間:2025年6月28日下午3:00
開幕式地點:紫麓雨花夢想劇場(雨花臺區竹影路5號)
展覽地址:雨花美術館(雨花臺區竹影路5號)
參展藝術家(按出生年份排序)
吳大羽、蘇天賜、張功慤、丁雄泉、莊弘醒、沈行工、方駿、朱道平、常進、朱新建、湯國、鄔烈炎、江宏偉、沈勤、周京新、金田、劉偉冬、冷冰川、徐累、陳琦、陸慶龍、謝中霞、李安源、張見、高茜、王靜、沈寧、潘汶汛、韓荷、駒駒、劉禹君、王學穎
具象的江南與抽象的江南
李安源
在遙遠的五代時期,生活在南唐的人們將中國畫稱為“江南畫”。江南畫的典型意象,是董源水汽氤氳的碧水云山,是徐熙清麗雅逸的汀花野竹,是顧閎中秾麗高曠的名士風流。其中,尤以董源山水畫中的披麻皴——一個具象抽象化的特殊符號,這個中國畫史上劃時代的偉大發明,它將江南山水與文人畫的命運相勾連,賦予了中國畫藝術無極無限的精神意象。由此,中國古代的文人畫家,總能自由地游弋在描述自然的具象與抽象之間,將文人畫發展為一種天人連接的無限游戲。從這個意義而言,所謂的文人畫就是江南畫。而江南畫,既是具象的江南畫,也是抽象的江南畫。
2018年12月,我曾策劃過一場名為“江南”的主題展,是以沈行工、方駿、莊弘醒三位先生的藝術作品來呈現“江南”這一文化意象。直到現在,我依然堅信這三位先生在刻畫江南意象上的杰出成就極具典型意義。在他們的筆下,具象的江南充滿詩意與寫意精神,體現了江南文人的風雅、風骨與風度。而從廣義上看,江南意象應該具有更加豐富的藝術形式與內涵,也即江南不僅是具象的江南,也是抽象的江南。
無論是出于對歷史文脈的時序梳理,還是對當代繪畫表現多元手法的呈現,江南母題的路線縱橫交織,值得我們尋找新的視角來予以研究與集中展現,也就是說,在江南三人展的基礎上,我們嘗試做一個較為宏觀、多維度的展覽,以進一步呈現江南藝術文脈及其在當代畫壇的獨特景觀。出于這個理由,策展人李文鋼館長與我一拍即合,將此展納入雨花美術館的品牌項目“詩意雨花”系列展。差不多同時,我收到好友冷冰川兄主編的大型人文雜志《江南·江南》,這書名令人心顫,像是一個游子歸來,孩子氣般地呼喊娘親。而此展也是我深度參與的第二個江南展,故盜其名曰:“江南·江南”。
本次江南主題邀請展的策略既是確定的,也是開放性的。確定性的是我們將“江南”視為一種極具歷史底蘊的視覺品位與審美氣質,甚至參展藝術家大抵是江南人或深受江南文化熏陶。而在畫種、題材以及風格上則不設框限,以體現當代藝術創作的多元路徑以及江南文化底蘊的厚重與開放性。
冰川說:有骨的江南,才是真江南。是的,江南不僅有她的氣韻,也有她的風骨,這也應合了南朝謝赫對中國藝術精神的提煉。同時,具象與抽象,在江南的藝術表達中,從來不是割裂的兩岸,而是同一河流的兩股活水,彼此激蕩,相互生成。具象的物象是土壤,是基石。沒有對一磚一瓦、一水一木的深刻體察與精湛表現,抽象的意韻便如無根之萍,失去了依附與憑據。而抽象的意韻則是靈魂,是升華。它賦予具象的物象以超越其物理屬性的精神光輝與永恒魅力,進入形而上的沉思與情感的共鳴。
致 謝
李文鋼
今年是“詩意雨花”展覽品牌創立五周年,我們以“詩意雨花 文脈流淌——中國當代美術江南主題邀請展”誠獻藝壇。既是對江南文脈的深情回望,亦是對雨花美術館學術初心的莊重踐行。五載耕耘,“詩意雨花”品牌以筆墨為舟,載文脈之重,于時代洪流中刻下一道清雅而深邃的藝術航跡。
2020年,“詩意雨花”以首屆“書畫名家作品展”為開篇,邀范揚、王飛飛等8位名家以80幅力作初綻風華;2021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特展,匯聚薛亮、高云等12位藝術家,以90幅精品禮贊時代,開幕現場300余位觀眾共證赤忱;2022年“全國油畫名家作品展”,“詩意雨花”首次突破水墨邊界,俞曉夫、陸慶龍、趙培智等17位名家以80余幅作品潑染時代光譜;2024年“全國中國畫名家邀請展”更臻盛況,江宏偉、周京新等42位大家攜126幅新作匯聚雨花,開幕當天800余位嘉賓共啟華章。今日,我們以“江南”為題,匯聚吳大羽、蘇天賜等32位中國當代美術名家之力,深入探尋江南文脈的當代表達。
時至今日,“詩意雨花”累計參展藝術家111人,展出作品486件,展期內線下觀展觀眾逾十萬人次。依托雨花美術館新媒體矩陣,全平臺“詩意雨花”相關話題累計閱讀量破3281萬次,單話題瀏覽量達2666萬次。這些數據無不見證著“詩意雨花”的發展,已從五年前的點點星火直至燎原之勢。我們始終不忘文化惠民的初心,每一次展覽都是真誠的邀約,我們希望高雅藝術不再是遙遠的向往,而是推門可見的詩意家園。當觀眾停下腳步,靜靜欣賞,那些專注的目光和會心的微笑,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了美的共鳴,感受到人們對文化根脈的認同。這正是藝術真正走進生活、浸潤人心的最好證明。我們由衷期盼這些瞬間所承載的文化滋養,能實實在在地轉化為人民獲得感與幸福感的源泉。
回望雨花美術館的發展歷程,“雨花滿天”與“詩意雨花”這兩大展覽品牌,如同我們精心培育的雙子星座,交相輝映。如果說“雨花滿天”全國畫展品牌意在“致廣大”,立足全國畫家的宏闊視野,盡情書寫時代的壯闊氣象;“詩意雨花”名家畫展品牌則重“盡精微”,聚焦名家筆下的方寸天地,在咫尺素宣間呈現深邃雋永的詩性世界。二者一宏闊一幽邃,恰如中國美學之兩翼,共同托舉著雨花美術館成長為“學術與大眾對話、傳統與創新共振”的一方獨具魅力的新時代文化地標。
五載耕耘,“詩意雨花”榮光熠熠。這是雨花美術館首個原創展覽品牌,我們始終錨定“全國性、學術性、前沿性”,以“名家名作名品牌”為內核,遍邀當代畫壇扛鼎者翰墨爭鳴。江蘇省文旅廳兩次推薦“詩意雨花”品牌參加文旅部優秀展覽項目評選。2022年“詩意雨花——書畫名家作品展”獲江蘇省“優秀展覽項目”,2023年“詩意雨花——全國油畫名家作品展”再獲江蘇省“優秀展覽提名項目”。
五年時光流轉,我們深知“詩意雨花”這艘藝術航船能破浪前行,絕非一葦可渡。感謝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以及江蘇省文旅廳、南京市文旅局的關心支持與寶貴資源,為品牌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感謝雨花臺區委區政府、區人大、區政協、區委宣傳部、區文聯、區文旅局等單位始終如一的傾力扶持與鼎力相助,正是這片沃土前瞻性的“文化強區”戰略,讓雨花美術館逐漸成為大家心中那片詩意棲居的“藝術原鄉”。我們更要向所有參展的藝術家同道們,獻上最誠摯的敬意。諸君以精誠之作構筑了展覽的學術高度與靈魂,為“詩意雨花”品牌的發展保駕護航。更要感謝萬千觀眾的目光與熱忱,展覽因你們的凝視而完整,藝術有你們的共情才永生。五年航程,我們以藝術之名在此共筑,幸得眾手托舉,才讓“詩意雨花”得以承載著藝術的真誠與溫度。
今夏的江南,我們以水墨為舟,再溯千年文脈。這場展覽是“詩意雨花”五年來交上的一份答卷,更是我們踏上新征程的序曲。當雨花石天然的紋理與水墨的皴法悄然對話,當千年詩篇的意境在當代藝術家的筆端煥發新生,我們愈加確信,真正的詩意從來不在故紙堆中,而在每一次創造性的凝望里。雨花美術館愿永遠生長在傳承與創新的枝頭,愿與諸君共守這份“盡精微”的詩心,在這“致廣大”的時代畫卷上,繼續書寫屬于我們共同的藝術華章。
部分作品欣賞
《待》吳大羽 80cm×60cm 油畫 1950
《仕女》丁雄泉 35cm×45cm 紙本彩墨,丙烯 1987
《暖陽》沈行工 80cm×80cm 布面油畫 2022
《紅了櫻桃》方駿 61cm×62cm 紙本設色 2015
《風景》湯國 150cm×200cm 布上綜合材料 2007
《峽》沈勤 152cm×83cm 紙本水墨 2023
《鳶尾花》江宏偉 43cm×34cm 紙本設色 2024
《四明山莊系列(3)》周京新 46cm×70cm 紙本水墨 2017
《穆穆鸞鳳圖之一 》高茜 63cm×173cm 紙本設色 2021
旋律與視覺《A1》駒駒 70cm×90cm 布面油畫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