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記者 王琦)近日,普益標準發布了今年3季度全國273家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根據榜單,綜合理財能力方面,江蘇銀行、南京銀行位居城商行前兩位,江南農商行和蘇州農商銀行位居農村金融機構前十位。我省還有多家農商行進入單項排名前十位。
據普益標準研究員康箐蕓、于康介紹,3季度銀行理財能力排名囊括了所有非保本預期收益型產品(包括封閉式、半開放式和全開放式產品)和凈值型產品。3季度,全市場商業銀行(不包括外資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的存續數量62673款,較2020年2季度減少891款,環比下降1.40%;平均存續數量為180款,環比下降4款;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規模估計為25.08萬億元,較2020年2季度環比上升1.97%。從發行主體類型來看,2020年3季度全國性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的存續數量及存續規模繼續保持絕對領先,城市商業銀行次之,最后是農村金融機構。2020年3季度,全市場商業銀行凈值型理財產品存續數量27237款,較2020年2季度增加4159款,環比增長18.02%;平均存續數量為98款,環比上升12款;存續規模估計為14.54萬億元,較2020年2季度環比增長9.85%。
普益標準研究專家表示,銀行理財業務轉型進入深水區,市場競爭日漸激烈。3季度,全國性銀行中,興業銀行運營管理能力排名全國性銀行第一位,發行能力、收益能力和信息披露規范性均位居全國性銀行前三位,綜合理財能力在全國性銀行中蟬聯榜首;平安銀行收益能力表現優異,較上季度上升7位,同時信息披露規范性也顯著提升,較上季度上升5位,位于全國性銀行前列。城市商業銀行中,江蘇銀行運營管理能力和信息披露規范性均排名城商行第一位,綜合理財能力在城商行中位居首位。
從行業動態看,銀行理財子公司熱度居高不下,迎來一段密集籌建、開業期。2020年3季度期間,中信銀行、南京銀行、江蘇銀行和華夏銀行理財子公司相繼正式開業。此外,截至2020年9月30日,已有11家銀行陸續啟動母行產品向理財子公司的遷移,國有控股銀行均已啟動遷移工作。與此同時,銀行理財子公司也在加速“搶灘”權益市場,工銀理財和建信理財雙雙進行了股權投資,股權投資預計成為銀行理財子公司布局權益市場新方向。業務拓展方面,理財子公司也在積極嘗試“破圈”銷售,滴滴金融與光大理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開放式金融場景、資產證券化、賬戶式產品融合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也為產品發行和管理等合作打開想象空間。
記者了解到,我省金融機構理財優勢主要集中在城商行和農商行領域。3季度,頭部城市商業銀行間的競爭仍十分激烈。其中,江蘇銀行在運營管理、信息披露規范性方面均位列城商行首位,其余子項表現優秀,理財能力綜合得分穩居城市商業銀行第一位;南京銀行保持了在收益方面的優勢,收益能力排名在城商行中蟬聯首位,同時其投資者服務能力得分位居城商行第二,發行能力和運營管理能力得分位列前五,各子項表現優秀使其綜合得分位居城市商業銀行第二位。
從數據統計來看,2020年3季度參與排名的農村金融機構為136家,包括135家農村商業銀行和1家農村信用社,較2020年2季度略有減少。整體來看,農村金融機構仍有較強愿望參與理財發行市場,但其總體的理財能力水平仍有很大進步空間,并且不同地區機構之間表現有較大差異,兩極分化較為顯著。其中江南農商銀行等省內排名靠前的農村金融機構,其理財規模較大、轉型進展較快、服務水平較高;而排名靠后的農村金融機構,其理財業務在發行量、轉型速度、服務能力等方面均有一定劣勢,業務開展與轉型面臨一定困難。隨著理財業務市場轉型持續推進,農村金融機構間的分化將進一步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