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記者 王琦)近日,普益標準公布了11月長三角地區銀行理財市場指數報告。根據報告,長三角地區銀行理財收益保持穩定,銀行凈值產品存續量繼續上漲。長三角地區整體銀行理財收益與上期持平,為3.47%。其中,江蘇省銀行理財收益上升2BP,為3.45%;浙江省銀行理財收益上升1BP,為3.51%;上海市銀行理財收益上升7BP,為3.50%。
長三角地區銀行理財收益環比上期持平,為3.47%。從價格指數來看,11月長三角地區銀行理財價格指數環比上升0.03點至83.07點。從收益水平來看,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產品收益小幅上升,環比上升2BP至3.65%;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產品收益環比下滑2BP至3.20%,跌幅繼續呈現收斂態勢。從價格指數來看,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產品價格指數環比上升0.35點至87.37點,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產品價格指數環比下滑0.47點至76.62點。
總體而言,11月份,長三角地區的理財產品收益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漲。其中,江蘇省銀行理財收益上升2BP,為3.45%。普益標準相關人士稱,11月CPI同比下降0.5%,PPI同比下降1.5%。CPI和PPI環比、同比增速放緩,豬肉價格回落,引起CPI回落,原油價格下跌,引起PPI修復波動放緩,年內CPI繼續下行,PPI仍將維持溫和修復趨勢。前期推動CPI走高的因素在減弱,預計12月我國CPI將繼續回落。投資長三角地區銀行理財產品仍可以獲得較好收益。
那么,區域內各省理財收益與區域整體收益走勢為何會出現背離?原因是全國性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持續上漲,而區域性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下降,當分析單省收益時,全國性銀行理財產品權重占比更高,而分析區域理財產品收益時,其權重占比會有明顯下滑(同時面向多省份的產品會被剔除),因此最終結果呈現出單省收益與區域收益不一致的情況。
11月,長三角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為4771款,環比上升779款;全國銀行理財發行量為7859款,環比上升1187款。臨近年末,銀行存款沖刺大戲上演,這也促使理財產品發行量明顯上漲。
從發行指數來看,長三角地區銀行理財發行指數環比上升10.41點至63.78點,全國銀行理財發行指數環比上升10.56點至69.94點。總體來看,為了打破理財剛兌,降低融資成本,資管新規實施后,保本理財產品已退出歷史舞臺,凈值型產品發行量大幅提升,銀行理財產品結構調整出現一定成效,進而推動全國及長三角地區銀行理財發行指數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