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員工為老年客戶答疑解惑。趙紅偉 攝
江南時報訊(記者 張東海)銀行服務方式加速變革的當下,如何讓金融科技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體,如老年群體,提升老年群體使用金融服務的獲得感、幸福感,是銀行機構面對的一項重要命題。江蘇銀行業潛心探索,瞄準老年金融服務痛點難點,以專屬、貼心、特色金融服務增輝最美“夕陽紅”。
消除“數字鴻溝”
讓智能服務走進老年生活
移動支付、智能化金融業務快速發展,為不少老年人帶來了“數字鴻溝”。2020年11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針對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遇到的種種“痛點”“難點”,提出解決方案。
有了政策引導,更要有實踐探索。近期,工商銀行淮安分行主動上門,為老年商戶群體送上了云播報器,以實時播報收款情況,該行員工還當場一戶一戶地為客戶調整好播報音量。“每一筆到賬都能聽見,不用戴上老花鏡去手機上查賬了。”一位70多歲的客戶表示。
開卡開立電子銀行服務需要電子簽字,又要紙質簽字,還要人臉識別;電子銀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要一次次地輸密碼;銀行網點各類智能機具,實在不會操作……為打破這些橫亙在老年群體與智能服務之間的阻隔,工商銀行淮安分行強化了“開卡業務快捷二維碼功能”“手機銀行手勢密碼及聲紋登錄”“新版手機銀行簡潔化界面”“不啟動手機銀行App實現動賬交易推送”等功能的宣傳推介,引導老年群體更好地使用銀行智能服務。針對老年群體使用自助設備不熟練等問題,工商銀行淮安分行要求全市各網點大堂關注老年客戶群體,主動詢問,熱情服務,耐心為老年客戶答疑釋惑,并做好自助設備使用的一對一引導服務。
為了讓智能金融服務走進老年人生活,工商銀行淮安分行網點充分利用廳堂微沙龍和服務進社區活動,結合具體的日常生活場景,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老年客戶普及移動支付方面的便捷性,提升其對智能新型渠道的認可,推動銀行智能服務走進更多老年人的生活。
提供專屬服務
打造“老年金融服務示范點”
地面鋪設著防滑地磚,等候區座椅是愛心軟椅,專業的血壓血糖檢測儀、急救藥箱等醫療物品一應俱全,適老衛生間、老年客戶服務專區等專屬設置洋溢溫馨……這是江蘇銀行設立在南京城北支行的“老年金融服務示范點”,也是江蘇省首家“老年金融服務示范點”。
作為國內率先布局老年金融服務的商業銀行之一,自2014年12月以來,歷經6年耕耘積淀,江蘇銀行共設立了20家“老年金融服務示范點”,搭建了涵蓋“特色卡片、專屬理財、便利結算、增值服務”在內的老年金融服務體系,發行“融享幸福卡”超70萬張,為廣大銀發客戶提供了優質金融服務。
專屬而全面的老年金融服務,不僅包含溫暖舒適的“物理空間”,更要有安全可靠的“財富空間”。江蘇銀行推出了融享幸福卡、“幸福晚年”理財產品、國債及定存產品,更好滿足老年客戶儲蓄、投資等各類金融需求。各“老年金融服務示范點”還會定期舉辦活動,宣傳普及各類金融知識,提高老年人風險防范意識,幫助他們掌握正確且高效的理財之道。
老年金融服務永遠在路上。日前,江蘇銀行重磅升級“幸福晚年”老年金融服務品牌為“融享幸福”養老金融服務品牌。該行表示,將持續關注銀發客群的金融和非金融需求,投入更多資源到養老金融服務板塊,加大對老齡產業單位的資金支持,為養老行業鏈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助力整個社會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速。
做好延伸服務
以金融之暖呵護老年生活
行動不便,困擾著眾多老年人。郵儲銀行南京市分行針對這一痛點,主動打造了各項便利服務,將服務送到社區當中、送到客戶家中、帶到客戶心中。
郵儲銀行南京濱江支行位于濱江開發區,附近有八個社區,老年群體相對較多。該行針對老年客戶因行動不便,無法到網點辦理業務的情況,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做到特事特辦,開設綠色通道服務。近期,該區域政府發放相關補助,但有一些老年客戶無法親自前往支行進行存折激活,也就無法拿到補助。該支行了解到這一情況后,集中排查、逐一登記,并利用休息時間,安排雙人上門核實,按制度收集授權資料,符合規定后,按客戶本人意愿由代理人持相關材料到支行辦理存折激活、取款等業務。
做好延伸服務,拓展老年金融服務的內涵與外延,以金融之暖呵護老年生活。新冠疫情期間,郵儲銀行南京市分行各網點潛心拓寬服務思路,建立老年人線上服務群,組織老年人開展曬廚藝、秀書法、展美景、憶青春、金融知識小課堂等一系列活動,幫助老年人豐富宅家生活。同時,該行安排專人線上指導老年客戶進行電子支付、網上購物、手機理財,讓老年客戶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貼心的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