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 11月2號上午,風和日麗,萬里晴空,那天也是我在工商銀行南京廣州路支行工作以來第二次被安排在大堂工作崗位,就在這樣一個平凡普通的上午,走來了一位“與眾不同”的客戶。
那是一位衣衫襤褸,頭戴一副破舊不堪帽子的老爺爺,只見他拄著拐杖,一瘸一拐地邁上了門外的臺階。就在我猶豫要不要上前攙扶之際,一旁的大堂經(jīng)理王師傅徑直走上前雙手扶住了老人。“來,慢點慢點。”她一邊扶著他走進大門一邊嘴里說道,看到老人顫巍巍拿出核算紙條和身份證的時候,我知道老人并沒有智能機,邊將登記本拿了出來,幫忙登記。“你這口罩臟了,我給你換一個吧。”這時,耳邊傳來王師傅的聲音,我聞聲抬頭,這才看清老人臉上的口罩,藍色的口罩上滿是污漬,兩邊的耳掛還有一些破損的痕跡,不知用了多久!而老人似乎并不在意,擺了擺手表示不用,王師傅也不多說,快速從身后臺子內(nèi)拿出一個嶄新的口罩,拆開遞給老人,看著送到手邊的口罩,老人連忙禮貌的點頭道謝,并不好意思脫去原來的口罩換上新的。看老人不方便,王師傅又貼心給老人取了號,并安置到座位上休息排隊。看著老人小心翼翼坐上沙發(fā),王師傅搖了搖頭小聲說道:“這樣的孤寡老人晚年沒有子女照顧,雖然邋遢了一點但我們也要多多關(guān)照。”我聽后理解地點了點頭。
老人將自己零散攢起的一點儲蓄存到了銀行卡里,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小業(yè)務,但是大堂經(jīng)理王師傅的做法,卻讓我覺得一個銀行人對每一個客戶平等的關(guān)注,她沒有因為老人外表而嫌棄和不耐煩,反而多了一份關(guān)注體貼,真實地將服務落實到了每一位客戶頭上。
在大堂崗位,雖然沒有柜面那樣復雜的業(yè)務,我仍然覺得比柜面更辛苦。在銀行,我明白了大堂經(jīng)理不僅是工作人員,同時也是客戶的代言人。在客戶迷茫時,我們?yōu)槠渲该鞣较颍辉诳蛻粲龅嚼щy時,我們施予援手;當客戶不解時,我們耐心解釋;我們要隨時隨地,急客戶所急,想客戶所想,以完美無缺的服務去贏得每一位客戶,要讓每一位客戶感受到我們的微笑,感受到我們的熱情,感受到我們的專業(yè),感受到賓至如歸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