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 日前,在全省城鄉基層“援法議事”活動推進會上,溧陽市古縣街道新橋村“打造‘百姓議事堂’創新治理新模式”獲評全省“援法議事”范例。據悉,今年來,溧陽市充分挖掘基層運用法治思維開展群眾自治工作的特色亮點,發揮“援法議事”優勢,鍛造基層治理品牌。
提高政治站位,強化督查指導
充分發揮黨委法治議事協調辦事機構對法治社會建設統籌協調、綜合指導、督促推動的作用。市委依法治市辦全程參與指導“援法議事”活動的開展,督促各部門、各鎮(街道)按照活動方案要求和時間節點開展相關工作,對基層單位在活動推進過程中反映的困難和問題及時予以協調解決,確保“援法議事”有序、有效、高質量完成。
重視宣傳推廣,營造法治氛圍
積極采取拍攝微電影、普法講座、法律咨詢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提高群眾對“援法議事”的知曉度。
2020年11月,法治訪談類電視節目《我是法治代言人》開播,邀請法律專家、法律顧問和執法人員專門就緩解城市停車難問題進行釋法說理,使群眾直觀感受到“援法議事”在基層治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021年6月,市司法局拍攝微電影《堅守》,為“援法議事”活動造勢,該片首映當日就有3萬多人觀看,被司法部微信公眾號轉載。
此外,溧陽還舉辦大型普法咨詢活動20余次,為基層社區“援法議事”提供法律服務300余次,全市30多個部門的志愿服務隊、公益組織參加,現場為人民群眾介紹“援法議事”活動。
整合法治資源,培養先進典型
邀請法律顧問參與完善履職依據和權責清單,梳理全市村(居)委會依法履職事項15項、依法協助政府工作事項39項,保障基層決策科學民主合法。
實施“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重點培育一批以村居“兩委”班子成員、人民調解員、網格員、村民小組長等為重點的“法治帶頭人”,共選任“法律明白人”1200余人,“法治帶頭人”1000余人。
同時,選擇八字橋村、牛馬塘村、新橋村、三勝村等具有典型借鑒意義的社區作為試點,為全面推進“援法議事”進一步積累經驗、完善思路,發揮“以點帶面”的帶動效應。
升級議事平臺,打造示范品牌
“百姓議事堂”發源于新橋村,被《人民日報》評價為村民調處糾紛的“草藥方”,榮獲《小康》雜志“中國十大社會治理創新獎”和“長三角基層依法治理十大優秀案例”。
溧陽提檔升級“百姓議事堂”,完善專家庫名單,優化議事流程,打造“智慧百議堂”微信小程序,堵住矛盾糾紛產生的源頭。
2020年8月至今,全市3508名村級“百姓議事堂”理事共參與調處化解各類糾紛5131起,一批疑難矛盾糾紛、信訪案件得到及時化解和穩控,“百姓議事堂”現已成為溧陽“援法議事”的特色品牌。
突出法律服務,做好協同推進
依托基層網格,推動“三官一律”為基層群眾提供多途徑、多層次、多種類的法治服務,確保全市村(社區)法律顧問配備到位、有效運行。2020年8月至今,基層村(社區)法律顧問參與涉法事項處置2790件。
“百議堂+人民調解+駐村法官+網格+律師”多措并舉,結合村規民約,能夠充分發揮“軟法+硬法”的積極作用,助力精準開展法律咨詢、社情民意收集、憲法法律宣傳、協調指導公共事務中的涉法問題等工作,促進基層依法治理到達全市基層末梢。
(周靜 蔡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