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春讀史】江左“風流宰相”謝安
      2020-12-12 18:15:00  來源:江南時報  作者:束有春  
      1
      聽新聞

        謝安,字安石,其祖籍在陳郡陽夏即今河南太康縣。父親是東晉政治家、晉元帝時的吏部尚書謝裒póu。童年時,謝安給人的印象就是神態沉著,思維敏捷,風度條暢,又工于行書。年少時的謝安以清談知名,得到名士王蒙及宰相王導的器重,在上層社會中享有較高的聲譽。但謝安并不想憑借出身、名望去獵取高官厚祿,朝廷最初征召謝安入司徒府,授任他佐著作郞之職,被謝安以有病為借口推辭了。后來,拒絕朝廷任命的謝安干脆隱居到會稽郡的山陰縣的東山(今浙江紹興境內),與王羲之、許詢、支道林等名士名僧們頻繁交游,出門捕魚打獵,回屋吟詩作文,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就是不愿意出來當官。

        當時的揚州刺史庾冰仰慕謝安的名聲,幾次三番地命郡縣官吏督促逼迫,要謝安出來當官。謝安不得已,勉強赴召,但僅做了一個多月的官,就又辭職回到了會稽。后來,朝廷又征召他為尚書郞、吏部郞,都被謝安拒絕。

        面對這種現象,有些官員就上疏朝廷皇上,認為謝安被朝廷征召而歷年不應,應該禁錮終身,讓他永遠不得出來為官。

        謝安樂得自在,放浪形骸,游覽東南部名山大川,留下了許多詩文。

        謝安曾游歷到位于現在浙江與安徽交界的臨安山,坐在石洞里,面對深谷,悠然嘆道:“此般情致,與伯夷有何區別。”伯夷、叔齊是商朝末年孤竹君的兩位王子,因恥食“周粟”,不愿為周王朝服務,最后餓死于首陽山,被后人譽為“高士”。謝安自比伯夷、叔齊,說明他對時政還是有自己看法的。

        謝安曾與名士孫綽等人泛舟大海,風起浪涌,眾人十分驚恐,謝安卻吟嘯自若。船夫因為謝安高興,照舊駕船漫游。風浪開始轉大,謝安卻慢慢地說:“如此大風,我們將如何返回呢?”船夫聽出了謝安的意思,開始駕船返航。眾人無不欽佩謝安寬宏鎮定的氣度。

        謝安縱情于山水之間,每次游賞,總是攜帶歌妓同行,隨時吟唱他的詩作,是當時知名的風流人物。他雖然屢屢不愿出山做官,但當時執政的會稽王司馬昱卻分析認為,謝安既然能與人同樂,也必定能與人同憂,如果再征召他,他肯定會應召的。謝安雖然隱遁山林,其名聲仍然超過弟弟謝萬,大家都認為他有任宰輔的潛力和聲望。

        此時,謝家出了一件不利的事情:謝安的弟弟謝萬任西中郞將、豫州刺史,擔負守邊的重任。東晉穆帝司馬聃升平三年(359年),謝萬與北中郎將郗曇兵分兩路,北伐“十六國”之一的“前燕”,結果戰敗。不久,謝萬被免為庶人。此事致使謝氏家族的權勢在朝廷受到了很大威脅。朝中無人做官,將會對整個家族不利,當時“王謝”兩家是東晉王朝的兩股主要勢力。謝安好像一下子感到肩上的重任了,有了出山做官的志趣,但這時的他已經四十多歲了。

        升平四年(360年),謝安應征西大將軍桓溫之邀,擔任桓溫帳下的司馬。

        謝安從新亭(今南京江寧境內)出發,百官為他送行。御史中丞高崧對他半開玩笑半嘲諷地說:“足下屢次違背朝廷旨意,高臥東山。眾人常常議論說,謝安石不肯出山做官,將怎樣面對江東百姓呢。而今,江東百姓又將怎樣面對出山做官的謝安石呢?”

        謝安知道高崧是有意損他,也就面露愧色,一笑了之。所謂“東山再起”的典故就出自這里。后來謝安在今天的南京市江寧區修筑別墅,堆起一座小山,與浙江的東山相似,這就是現在江寧東山的來歷,但“東山再起”的“東山”是指山陰縣(紹興)的東山。

        謝安到桓溫府第任職,桓溫十分高興。二人暢談生平經歷,歡笑終日。謝安離開后,桓溫對左右說:“你們是否見過我有這樣的客人?”表現出對謝安十分欣賞之意。

        桓溫有一次來看望謝安,正值謝安在“理發”,即打理頭發。那時候的男人還沒有剪發的習俗,頭發很長,需要經常梳洗打理。由于謝安是個性格不急不慢的人,有時甚至于動作有些“遲緩”,只見他把頭發打理好后,再讓人把幘帽拿來戴上,出來見桓溫。桓溫在外間坐著,反過來勸那些下人:“不急不急,讓司馬把帽子戴好了再出來。”桓溫對謝安的尊重可見一斑。

        升平五年,在桓溫即將北征時,弟弟謝萬病逝,謝安趁機投書請求奔喪,就此離開了桓溫。

        不久,謝安又被任命為吳興太守,后又被征召入朝,擔任侍中,升任吏部尚書、中護軍。

        桓溫是東晉明帝司馬紹的駙馬,襲爵萬寧男,任瑯琊太守,累遷徐州吏,后又都督荊州、梁州四州諸軍事、安西將軍、荊州刺史、領護南蠻校尉、假節。桓溫曾奉命溯江而上,“自江陵北伐”,滅了“十六國”之一、在成都建都的李氏“成漢”政權,在朝野威名大振。到了東晉哀帝司馬丕隆和年(362年),桓溫被任命為大司馬,都督中外軍事,又加揚州牧,荊、揚二州兩鎮均由桓溫主管。

        隨著地位的升高,桓溫的野心愈來愈大,想通過再度北伐,取得軍事上的勝利,以建立起更高更強的威望,便于將來取代晉主,自立為帝。可事與愿違,桓溫前后三次北伐前秦、后秦、前燕,第三次北伐以慘敗而告終,聲望受損,圖謀不成。

        桓溫信奉的教條是:“男子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復遺臭萬載。”晉廢帝太和六年(371年)十一月,桓溫帶兵入朝,威逼褚太后廢除司馬奕的帝位,理由是司馬奕陽痿不能生育。而后,桓溫親率百官至會稽王邸,迎司馬昱入朝,擁立為帝,是為晉簡文帝,改元“咸安”。 晉朝開國百余年,從未發生過廢立之事,桓溫開了先例,可見其權重。

        新皇帝簡文帝下詔,讓桓溫“依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桓溫開始對朝中的異己力量大加廢徙,威勢極盛。此時作為侍中的謝安見到桓溫,也只能遙拜而已,有時還以“君臣”相稱。

        簡文帝希望桓溫留在京師輔政,桓溫辭讓不受,率軍返回白石,還鎮姑孰(今安徽當涂)。后來,簡文帝又派侍中王坦之征召桓溫,請其入朝輔政,并增食邑萬戶,桓溫又再次推辭。

        咸安二年(372年)七月,簡文帝病重,急召桓溫回朝,并在一晝夜內連發四道詔書,要求桓溫“便來,便來!”桓溫仍推辭不肯入朝,并上疏皇上,對皇上“圣體不和”表示惶恐之心,加之自己“朽邁疾病,懼不支久”,所以推薦謝安、王坦之將來“內輔幼君”。

        桓溫的上疏奏折還未到朝廷,簡文帝就駕崩了。太子司馬曜yào當時只有10歲, 簡文帝遺詔,讓桓溫仿效諸葛亮、王導來協助小皇帝。

        開始的時候,簡文帝想讓桓溫像周公那樣“居攝”,但是,侍中王坦之覺得不妥,竟當著簡文帝的面把詔書給撕了。《晉書?王湛列傳》之“王坦之”記載:簡文帝司馬昱在臨終前,詔大司馬桓溫“依周公居攝故事。坦之自持詔入,于帝前毀之。”簡文帝見狀,有氣無力地說:“天下倘來之運,卿何所嫌!”簡文帝預感到司馬氏江山命運不會長久。

        王坦之回答說:“晉王朝的天下,是宣帝、元帝的天下,陛下您怎么能一個人獨斷專行、拱手讓出江山呢!”司馬炎建立晉朝后,追封司馬懿為晉宣帝,在晉朝人的心目中,司馬懿是西晉開國皇帝,晉元帝司馬睿是東晉的開國皇帝。正是在王坦之的強烈建議下,簡文帝同意讓王坦之改詔,將詔書中的“攝政”二字改為“輔政”,依照諸葛亮、王導輔政時的做法。縱然如此,國家事務大小,今后概聽命于大司馬桓溫了。

        簡文帝駕崩后,群臣懼怕桓溫,不敢擁立太子,都認為應請桓溫來決定。尚書仆射王彪之等極力反對,這才使已經11歲的太子司馬曜于公元373年即位,是為晉孝武帝,改元“寧康”。

        開始的時候,褚太后認為,孝武帝司馬曜年幼,且正在居喪期間,再次提議讓桓溫攝政,結果又被王彪之等阻止。后來,孝武帝又命吏部尚書、中護軍謝安征桓溫入朝輔政,并加其前部羽葆鼓吹,賜武賁六十人。桓溫仍舊辭讓,既不接受,也不入朝。因為桓溫還在生朝廷的氣,他原以為簡文帝在臨死前會將皇位禪讓給他,或者讓他“攝政”,如今是帝王夢破滅,大失所望,十分憤怨。

        寧康元年(373年)二月,桓溫帶兵進京,先拜謁皇陵,又將部隊駐扎在新亭,大陳兵衛。當時京城流言四起,都說桓溫此次入京,是要誅除王、謝兩大家族勢力,要顛覆晉王朝。

        經桓溫直接點名,皇上下詔,由“王謝”兩大家族的代表人物尚書謝安、侍中王坦之之二人到新亭奉迎桓溫進京。二人率文武百官拜于道側。

        朝中位望稍高者皆驚慌失色,害怕大禍隨時臨頭。

        謝安神色不變地對大家說:“晉朝國運存亡,就取決于此行”。大有慷慨赴死、壯士不還的氣概。

        桓溫布置重兵守衛自己住處,會見大臣代表謝安、王坦之,并在墻壁后面埋伏許多刀斧手,欲于坐中加害二人。王坦之、謝安早已風聞桓溫要殺了他們,一到桓溫的帥帳內,王坦之早已嚇得渾身冷汗直冒,汗汁沾衣,連手版也拿顛倒了,而謝安倒像沒事一般。

        據《晉書?謝安傳》記載,謝安“從容就席,坐定”,談笑風生。不僅如此,謝安還反客為主,主動出擊,言談間,忽然對桓溫說道:“我謝安曾經聽說過,古代諸侯有道,守在四鄰,意思是說,國家應該將兵馬布陣在邊境線上,以防止敵國入侵。桓將軍為什么要把兵士藏在墻壁后面呢?”索性戳穿點明桓溫的陰謀。

        桓溫聽了,非但沒有生氣,還尷尬地笑了笑說:“現在是非常時期,必須有非常舉措,我也是不得已才如此的呀!”說完,使了個眼色,令左右將伏兵全部撤離。

        雙方原先緊張的氣氛一下子緩和了許多,最后竟然“笑語移日”。

        謝安正是憑著自己的人品和膽識,機智和鎮定,以及與桓溫曾經多年共事的關系,才使他在桓溫面前顯得一點也不緊張,而且有效地緩解了當時的緊張局勢。

        王坦之本來與謝安齊名,但通過這一次與桓溫的交往和政局的調停處理,人們都覺得,謝安的行政能力要優于王坦之。

        桓溫此次進京,并沒有大開殺戒,只是處理了徐州籍妖人盧悚攻入宮廷一案,以瀆職罪將尚書陸始拘捕,并移交廷尉處置,同時株連了一些與此案相關的人。晉孝武帝雖然“富于春秋”,但“政不自己”,形同傀儡;而桓溫是威振內外,朝野上下,人情噂沓,互生同異。幸虧有謝安與王坦之二人“盡忠匡翼,終能輯穆”。

        時值三月,桓溫突然患病,遂返回姑孰,在京城前后只呆了14天。從此后,桓溫因身體年老而經常出現不適,漸次大病纏身,日益嚴重。桓溫覺得,這輩子皇帝是做不到了,于是就請求朝廷給他加“九錫”。桓溫病情雖日漸加重,但仍逼朝廷加其“九錫”之禮,并且是“累相催促”,著急得很,一次次派人來催促朝廷加緊辦,想在生命結束前,實現自己的一個心愿。

        所謂“九錫”,就是帝王賜給大臣的九種器物,是一種最高的禮遇和榮譽獎賞,也是皇權“禪讓”的先奏。按前代慣例,加了九錫后,便要舉行禪讓儀式。可見桓溫還是想當皇帝啊!

        謝安、王坦之見桓溫已經病成這樣,眼看大勢已去,還要提這種奢求,未免太不量力,兩人一合計,決定對此事采取故意拖延的辦法,與桓溫耗時間。

        謝安讓他的參軍袁宏草擬奏文。袁宏草擬好了后,先讓尚書令王彪之審閱。王彪之心中贊嘆袁宏的奏文寫得文辭優美,但嘴上卻反過來說:“你是個文筆非常好的人才,是朝廷第一支筆,今天怎么能寫出這樣的文章讓別人看呢。”言下之意,有失水準,需要慢慢修改。

        謝安在看了經過王彪之審閱的袁宏文章后,又讓袁宏拿回去再慢慢修改,然后自己再反復修改。

        袁宏開始不理解,就與王彪之暗中商量,感到自己盡力了,怎么上司領導還說自己起草的文稿有失水準。王彪之也就照實告訴他說:“聽說桓溫的病情日益嚴重,應該不會再堅持多久了,可以再晚一點回復。”袁宏聽了,不禁會心一笑。就這樣,一篇本來不復雜的奏文,“歷旬不就”,寫了十幾天還沒有定稿。

        同年七月,桓溫在姑孰病逝,終年六十二歲。至此,朝廷“九錫”之文仍未完成,“錫命遂寢”,“九錫”之事就這樣不了了之,桓溫帶著無限遺憾離開了人世間。

        在對待桓溫事情的處理上,再次體現了謝安的智慧膽識與瀟灑不拘、風流倜儻的做派。

        太元二年(377年)七月,朝廷加謝安為司徒,他所統轄的后軍文武官員都配上高級府第,謝安辭讓不受。朝廷又加任謝安為侍中,都督揚、豫、徐、兗、青五州及幽州的燕國諸軍事、假節。

        當時,前秦在其君主苻堅的治理下日益強盛,晉軍在與前秦的交戰中處于劣勢。同年,因廣陵缺乏良將防守,謝安不顧他人議論,竭力舉薦自己的侄子謝玄出任兗州刺史,鎮守廣陵,負責長江下游江北一線的軍事防守。謝安自己都督揚、豫、徐、兗、青五州軍事,總管長江下游。謝玄在廣陵挑選良將,訓練精兵,選拔了劉牢之、何謙等人,訓練出了精銳的“北府兵”。

        太元三年(378年),前秦征南大將軍苻丕率步兵、騎兵七萬人進攻襄陽。苻堅又另派十萬多人,分三路合圍襄陽。

        太元四年(379年),襄陽城被攻破。接著,苻堅又派彭超圍攻彭城。秦晉淮南之戰爆發。

        謝安在都城建康布防,令謝玄率五萬北府兵,自廣陵起兵應敵。

        謝玄四戰四勝,全殲秦軍。

        太元五年(389年)五月,謝安因功被任命為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進封建昌縣公。

        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堅率領百萬大軍南下,志在吞滅東晉,統一天下。

        當時軍情危急,建康城一片震恐。謝安依舊鎮定自若,以征討大都督的身份負責軍事,并派謝石、謝玄、謝琰和桓伊等率兵八萬前去抵御。

        謝玄手下的北府兵雖然勇猛,但是前秦的兵力是東晉的十倍多,謝玄心里到底有點緊張。出發之前,謝玄特地到謝安家去告別,請示叔叔領導,這個仗怎么打。

        謝安神情泰然,毫無懼色,回答道:“朝廷已另有安排。”過后便默默不語。

        謝玄不敢再問了,便派好友張玄再去請示。

        謝安于是駕車去東山中的別墅去與親朋好友聚會,然后又與張玄坐下來,兩人要下圍棋,賭注就是這里的別墅。

        謝安平常棋藝不及張玄,但這一天張玄心慌,一心想著如何打仗,反而敗給了謝安。謝安回頭對外甥羊曇說:“別墅給你啦”。說罷便登山游玩去了。

        到了晚上返回后,謝安把謝石、謝玄等將領召集起來,當面交代機宜事務。

        當時,荊州刺史、車騎將軍桓沖在荊州聽說形勢危急,打算專門撥出三千精兵到建康來保衛。謝安對派來的將士說:“我這兒已經安排好了,你們還是回去加強西面的防守吧。” 將士回到荊州后告訴桓沖,桓沖很是擔心。他對將士們說:“謝公的氣度確實叫人欽佩,但不懂得打仗。眼看敵人就要到了,他還那樣悠閑自在。兵力那么少,又派一些沒經驗的年青人去指揮。我看我們都要失敗當俘虜了。”

        同年十一月,謝玄派遣部將劉牢之以五千精兵奇襲前秦軍隊,取得洛澗大捷。十二月,雙方決戰淝水(今安徽境內)。謝玄、謝琰和桓伊率領七萬晉軍戰勝了苻堅和苻融所統率的前秦十五萬大軍,并在陣前斬殺苻融。“淝水之戰”以少勝多,以晉軍的全面勝利告終,謝安的謝家軍即謝玄的北府兵功不可沒。

        當晉軍在淝水之戰中大敗前秦的捷報送到時,謝安正在與客人下棋。他看完捷報,便放在座位旁,不動聲色地繼續下棋。客人憋不住問他,謝安只是淡淡地說:“沒什么,孩子們已經打敗敵人了。”直到下完了棋,客人告辭以后,謝安才抑制不住心頭的喜悅,舞躍入室,把木屐底上的屐齒都碰斷了。

        淝水之戰的勝利,使謝安的聲望達到了頂點。以總統諸軍之功,進拜太保。

        太元九年(384年)八月,謝安起兵北伐。東路的謝玄率領北府兵自廣陵北上,一路收復了兗州、青州、司州、豫州,中路和西路的桓氏則出兵攻克了魯陽和洛陽,并收復了梁州和益州。至此,淝水之戰前,前秦與東晉以淮河—漢水—長江一線為界的局面改成了以黃河為界,整個黃河以南地區重新歸入了東晉的版圖。

        太元十年((385年)四月,謝安為避免晉孝武帝的猜忌,主動要求出鎮廣陵,建筑新城。后因病,又獲準返回建康。同年八月二十二日,謝安病逝于建康,享年六十六歲。

        晉孝武帝聞訊后,在朝堂里哭吊了三天,賜棺木、朝服一具,衣一套,錢百萬,布千匹,蠟五百斤,追贈太傅,謚號“文靖”。因為謝安沒有私宅,孝武帝于是詔令,在其官府中備辦喪事儀式。到下葬時,其葬禮規格與桓溫相同。又因擊敗苻堅的功勛,被追封為廬陵郡公。

        謝安多才多藝,通音樂,善行書,曾從王羲之學行書,其書風有王羲之風格。《宣和書譜》收錄其行書《近問帖》《善護帖》《中郎帖》,《淳化閣帖》收有《凄悶帖》《六月帖》等。

        謝安性情閑雅溫和,處事公允明斷,不專權樹私,不居功自傲,治國以儒道互補,有宰相氣度。作為東晉門閥士族,雖是官二代,但他絕不躺在父輩的功勞薄上享清福,而是通過自己的智慧與能力為國家服務,并且能顧全大局,以謝氏家族利益服從于晉室國家利益。《南史》卷二十二《王儉列傳》載,南朝齊的侍中、中書令、國子祭酒王儉“常謂人曰:‘江左風流宰相,唯有謝安’,蓋自況也。”是說王儉覺得自己也有謝安那樣的能耐。北宋詞人毛滂有《武陵春·迎得春來聞好語》詞,其中有“江左屬風流”句。這些都已不難說明,在古人的眼中,謝安就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江左風流宰相”了。

        束有春

        2020年12月10日于金陵四合齋

      標簽:謝安;尚書;東山
      責編:楊春源 王婉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特级黄色片| 亚洲欧洲免费无码| 911亚洲精品| 天堂资源最新在线| 久久国产视频一区| 波多野结衣中文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乱码免费卡1卡二卡3卡四| 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99re在线视频精品免费| 永久中文字幕免费视频网站| 午夜看片在线观看| 风间由美100部合集|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а√天堂中文最新版地址| 日本动漫丝袜腿交榨精漫画|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妓女影院| 男人桶女人30分钟完整试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久久国产真实乱对白| 国产高清自拍视频| www日本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天美传媒| www.jizz在线观看| 护士们的放荡交换全文| 久久综合热88| 欧美怡红院成免费人忱友;|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a|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彩视频| 91酒店疯狂输出女神范范| 妞干网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国产欧美| 日本被强制侵犯亚洲系列播放| 亚洲人成777|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美女洗澡一级毛片| 国产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影院成人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