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傳寶
柏子山位于南京市浦口區(qū)千年古鎮(zhèn)橋林西南方約兩公里處,長約二里,寬只有一里,高度也不過三四十米。和名山大川相比,可謂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但是,對我來說,這座極普通、平凡的小山卻留下了我童年的無數(shù)的美好回憶,是滯留在我心靈深處的生命的最初的夢想中的世外桃源。
直到如今,我都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柏子山是我孩提時代的整個世界。
記憶中,童年的我與柏子山是息息相關、不可分離的。我可以驕傲地對每一位讀者宣稱:我就是柏子山的兒子。
那時的我,只有五六歲,正是幼稚懵懂而又貪玩調皮的年齡,不需要做家務,也不必上學,從早到晚,屁顛屁顛地跟著村上的幾個稍大的孩子到柏子山里去玩。對一切都產生無限好奇的我,感覺柏子山就是我孩提時代的樂園、天堂,是我無憂無慮的成長的整個世界。
春天,冰封的河融化了,河水潺潺地流淌,曲折回旋于山下,那澄澈的水仿佛孩子急欲探究未知世界的純凈的眼睛,明亮而又閃著靈性。孩子們比賽爬山,稍大的自然爬得快,站在山上驕傲地催促同伴。稍小的孩子也不示弱,爭先恐后地向上攀登。臉上、手上、衣服上,無不沾上春天萌發(fā)的青草的汁液,綠瑩瑩的,清淡的草香和大地蘇醒后山上的泥土散發(fā)著的特有的味兒混在一起,是那么的清幽,那么的芬芳。
山上,草兒自由自在地生長著,在這個屬于它們的季節(jié),草兒盡情地伸展,茂密,爭著把蘊蓄了一個冬天的綠呈現(xiàn)在大山的臉上,用自己的碧綠精心裝扮著柏子山一冬的寂寞。野花開了,五彩繽紛,微風徐徐吹過,花兒迎風舞蹈,它們請求風媽媽作證,哪朵花更鮮艷,更美麗。微風不語,輕拂著它的孩子們,希望它們快快長大。
草地上,孩子們笑著,跑著,相互追逐游戲。累了,躺下來,看蔚藍的天底下白云走過,那么近的云朵,仿佛一伸手就能接近天空。或者細聽草兒的吟唱,傾聽風兒的歌謠,調皮的孩子則趴在地上,尋找小小的昆蟲。
正是孩子快樂成長的季節(jié),藍天下,白云邊,草地上,他們悠然地編織著明天的夢想。
山上,桃花開了,粉紅粉紅的,一朵朵迎風綻放,孩子們把小臉貼在花上,人面桃花相映紅。梨花不高興了,千樹萬樹梨花開起來了,雪白純潔的花,似是給孩子們穿上潔白的衣裳。一時間,在這個煙花三月的春季,山上的花都開了,次第而出,爭著把最美好的容顏給最天真的孩子賞看。
對于孩子來說,最好的莫過于等待桑樹果兒了。他們看桑樹發(fā)芽,看桑樹開花,看桑葚一天天生長。每天,在桑樹下玩耍,等待桑葚的成熟,是孩子們的必修課。由幼小而長大,由青綠而漸紅,由澀苦而甘甜,孩子們和桑樹一同成長,他們幻想著成熟,憧憬著收獲。等待的日子是美好的,因為它寄予著希望。
春天的柏子山,那么的美,是我的樂園,我的天堂,我無憂無慮成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