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歲新華日報老攝影記者曉莊捐贈78幅老照片:“我一輩子都是記者!”
      2017-12-21 14:37:00  來源:江南時報網  作者:顧星欣 馮圓芳/文 余萍/攝(除署名外)  
      1
      聽新聞

      領導嘉賓揭彩

      曉莊老師機不離手

      觀眾爭相收藏刊有曉莊老師老照片的《新華日報》

        迎著冬日暖陽,“曉莊老照片捐贈儀式暨曉莊攝影作品回顧展”2017年12月21日在新華全媒體藝術館溫情上演。作為新華日報老攝影記者,曉莊曾經通過鏡頭,記錄下一幕幕珍貴的歷史時刻。這次的曉莊攝影作品回顧展,展出了曉莊拍攝于上世紀50年代-80年代的經典攝影作品。展覽開幕式上,還同時舉行了曉莊向新華日報捐贈78幅老照片的捐贈儀式。一張張黑白老照片,帶領大家回望歷史、展望未來。

        18歲進新華日報,拿一部相機跑遍祖國大江南北

        現場的照片墻上,一張張老照片,瞬間帶領觀眾穿越到了幾十年前的歲月:1952年的南京浦口幼兒園,孩子們在打腰鼓扭秧歌;1954年,南京長江路口的小弄堂里,孩子們在流動書店里看小人書;1957年,供銷社“貨郎”挑著擔子送物資,村民們圍著買鹽、草帽、扇子。1957年除夕夜,曉莊趕到南京燕子磯人民公社食堂,拍下了大家一起吃年夜飯的場景。1972年,工人師傅來到南通醫學院的講臺上,帶著學生們一起“憶苦思甜”……一張張承載著歷史分量的珍貴照片定格了新中國的成長斷面,也記錄了曉莊作為新中國第一代女攝影記者記錄時代的堅定步伐。

        “我18歲就進了新華日報,拿著一部相機跑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越是艱苦的地方我越愿意去。有時也會膽怯,但只要拿起熟悉的相機,就什么也不害怕了!”談起自己的鏡頭曾經見證過的崢嶸歷史,作為老一輩報人的那份自豪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85歲高齡的曉莊,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

        手中的相機,意味著肩頭的使命。在曉莊生活過的那個年代里,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攝影記者,意味著經受難以想象的辛勞。“那時候我們出去拍攝時,別說坐汽車,連自行車都是奢侈品,就靠兩條腿跑。住在老百姓家里,農村的生活條件不比現在,我們的頭發上、身上都生了虱子,但從來沒有人抱怨辛苦。”曉莊說。

        現場的曉莊,左手拄著拐杖,右手拿著相機,依然熱情記錄著眼前的一幕幕生活場景。離休多年,曉莊相機不離身,她的身份不再是新聞工作者,但用鏡頭記錄時代的初心從未改變。她響亮地告訴大家:“我一輩子都是記者。”

        現場,曉莊向新華日報捐獻了78幅老照片。曉莊激動地表示,自己是懷著感恩的心情捐出這批照片的。“是新華日報造就了我的攝影事業。趕上新華日報八十周年,我愿意把這批老照片捐給報社,給我們的后人留下一點歷史記憶。”

        “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

      曉莊老師回顧老照片

        漫步于一張張照片喚起的歷史記憶中,一幅構圖精巧、趣意盎然的照片吸引了觀眾的久久駐足。照片中,一個梳著辮子的小姑娘正站在簡易的舞臺上,對著臺下一雙雙真誠熾熱的眼睛,有模有樣地唱起戲來。令人難以想到的是,文藝的種子從那時起就播撒在她的心中,如今,畫面中的這個小姑娘李中慧,如今已經是南通市文聯副主席,她也來到了攝影展現場。

      曉莊與老照片中的“小鐵梅”見面

        一見到曉莊老師,當年的“小鐵梅”李中慧便緊緊地抱住了她。照片里記錄的30多年前的場景,李中慧至今依然記得清楚。“照片里的地方就是南通市中央公園,在那兒搭了個舞臺給大伙兒唱樣板戲。當時的條件簡陋得很,但觀眾眼睛里流露出的那份對文化生活的熱忱期盼,真讓人一輩子也忘不了。”現在,李中慧在南通市文聯從事文化管理工作,她說,很感謝當時那個起點,成就了現在的自己。自己將學習老一輩新聞工作者愛崗敬業、勤勤懇懇的工作態度,為祖國的文藝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觀眾欣賞老照片

        “曉莊是江蘇攝影界的老前輩,她一輩子都在忠實履行記錄精彩瞬間的義務。”江蘇省攝影家協會主席沈遙在展覽現場告訴記者,這些老照片不僅僅記錄了歷史,在許多年之后更加折射出他們的社會性和人文價值,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紅色記憶,讓我們內心充滿了感動,對歷史充滿了尊重。

        新華日報社總編輯雙傳學表示,“今天這個展覽,我們不僅可以領略到不同的時代特征,體察我們國家篳路藍縷啟山林、櫛風沐雨砥礪行的發展歷程,而且可以感受到新華日報記錄歷史、反映時代的偉大責任,感受到一代代新華報人精益求精的新聞精神、薪火相繼的革命傳承。”

        永不停歇的新聞追求,激勵前行

        現場,一場新老兩代新聞攝影記者的對話,也在溫情上演。在曉莊老師進入新華日報大廳的時候,新華日報社女攝影記者余萍給她拍了照片,片刻之后,照片就已經打印裝框,現場贈送給了曉莊。“現在的技術多快多好呀!”這位當年的新華日報老記者感嘆。

      兩代攝影記者相見。 尤曉源攝

        展覽上有一幅照片,是1968年南京長江大橋通車前一天的留影,照片中駛來的是當時的公共汽車。“這個相當有視覺沖擊力的照片,以當時的攝影條件,是怎么完成拍攝的呢?”余萍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曉莊回憶說,當時自己為了拍這張照片,不顧危險爬上了橋頭堡拍攝,要不是被人一把拽住,差點就一跤摔下去,造成生命危險。當時技術條件簡陋,相機只有一個標準鏡頭,她用“接拍”的方法,拍了三張,最后拼成一張,才讓我們看到了有橋面、江面完整呈現的長江大橋。

        曉莊執著的新聞攝影追求,讓余萍非常感嘆:我們現在的攝影記者,有了更好的相機、更好的技術了。現在去拍長江大橋,我們可以用無人機輕松飛越。時代變了,但是攝影記錄真實的本質屬性不變,我們更應該運用新技術、新設備去記錄歷史,不辱新華日報這塊金字招牌。

      曉莊在活動現場

        現場,新華日報社社長周躍敏向曉莊頒發了新華日報史上第一張“榮譽員工證書”,并代表新華日報社對曉莊捐贈作品的致謝。他說,這場曉莊攝影作品回顧展,既是新華日報創刊80周年系列活動的重要內容,也是對新華日報過去歷史的一個最好紀念。在當時那么艱苦的條件下,曉莊留下了這么多好作品,這是我們新華日報值得好好傳承的寶貴精神財富。曉莊的新聞精神,對我們年輕一代的新聞工作者更是精神激勵,我們會不斷發揚光大。

      標簽:曉莊;老照片;攝影記者;新華日報;藝術館
      責編:毛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萌白酱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黄色大片|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看|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色婷婷激情综合| 女人被男人躁的女爽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不卡| 热久久天天拍天天拍热久久2018| 国产乱来乱子视频| 91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夜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特黄特色大片免费播放路01| 国产呻吟久久久久久久92|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中国| 欧美jizzhd精品欧美| 人妻丰满熟妇无码区免费| 色偷偷成人网免费视频男人的天堂|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xxxx日本性| 日本成本人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 黑人大长吊大战中国人妻| 性欧美18~19sex高清播放|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麻豆一区区三三四区产品麻豆 | 五月天国产视频| 夜来香电影完整版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一级片|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结合 |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亚洲另类第一页|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香焦视频在线观看黄| 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日韩小视频在线|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