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一走進萬和源居,頓覺一股濃郁的桂花香味撲鼻而來。這當兒,不管是小區居民還是外來人員,仰望綴滿繁花的桂花樹,都會情不自禁地脫口而出:“啊,好香!”
萬和源居小區毗鄰河西萬達廣場、金鷹世界,緊靠江東中路,出門就是集慶門大街地鐵站、公交車站,交通十分便利。小區始建于2003年,占地面積19000平方米。規模不算大,住戶也不多,整個小區只有四棟樓、九個單元,滿打滿算468戶(尚有20余戶空置房)。平日里,小區顯得十分清靜、安寧。
“袖珍型、園林化、鬧中取靜”是小區的三大特色。小區有樹有花有草,綠化率高達48%。高大樹木遮天蔽日,成片竹林挺拔茂密。園林美觀,綠樹成蔭,可謂“天然小氧吧”。
特別值得贊美的是,小區桂花樹格外引人注目。在這個“袖珍型”的小區里,竟有80余棵品種不一的桂花樹,平均5.5戶居民就有一棵桂花樹。在一棟與三棟之間,還有一個足球場大的樹林,十幾棵高大桂花樹環繞其間。綠樹叢中,還有兩處運動設施、一處“桂樹盆景”,業主們可在林間小路上散步、踏青,或在“桂樹盆景”下休閑、賞花。在小區東門,一腳邁進來,就有四行排列整齊的桂花樹,如一道長廊,地上鋪滿散落的花朵兒,樹上、空中、地上彌漫的花香,把人都要熏醉了。在小區里轉悠,只見居民廣場上、草坪上、園區小路旁、房前屋后,處處皆有一行行、一片片、一簇簇的桂花樹。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鮮花怒放,花香四溢,令人賞心悅目。
桂樹貴、桂花香,這些集綠化、美化、香化于一體的桂花樹,深得小區居民的喜愛與珍惜,萬和源居人都把她視為“崇高、美好、吉祥、和睦”的象征。可不是嘛,萬和源居人來自四面八方,互相之間都不太熟悉,有的只識其人,不知其名。有的住在同一棟樓、同一個小區,卻不知哪一層樓及門牌號碼。但他們建有同一個業主群,名為“萬和源居一家人”,入群者多達370人。每天都有業主在群里問個好、說個事、提個醒、拉個呱、幫個忙。家長里短、生活瑣碎、大事小情,什么都在群里溝通、交流。業主群成了鄰居們的聯系紐帶和聯誼場地。他們在群里都成了好鄰居、好伙伴、好朋友。誰家曬的衣服被風刮掉地上了,有人就在群里告知,撿在什么地方了;誰家清理了一堆孩子課外讀物,便在群里發布:如有需要的請來拿走;有尋求保姆、鐘點工、疏通下水道什么的,也在群里請鄰居們相告或推薦;有人要做核酸的,不知哪里有檢測,剛在群里發問,便有人立即告其時間、地點;有人家里喂養的老貓生了幾只小貓,主人也在群里說,負責贈送,歡迎愛貓人士前來領養。前些時,在一棟二單元樓下,發現有一只半人高的木制洗浴桶,全新、完好,放在那里無人問津,后來在群里看到一條信息,方知主家不要了,有需用的,可自行取走,過兩天再看,果然有人取走了。像這些互愛互助的事情太多了,一件件、一樁樁、一點點、一滴滴,看起來微乎其微,微不足道,卻使人感到溫馨、友好。
都說“遠親不如近鄰”、“鄰里好,賽個寶”,在桂花飄香的萬和源居,這些“說法”都得到真實而具體的印證。觀樹、賞花、品香之際,忽然想到:萬和源居,這個蘊含寓意的名字起得好啊,家和萬事興,人興萬事和。萬和源居與桂樹花香,映襯得多么貼切、多么完美呀! 楊孔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