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會之際正爛漫
——試評黃偉農書法
□ 黃翔
評論黃偉農書法,自然回避不了兩個話題,一是地域書風,二是師承關系。從古至今出現過很多的地域書風,如明代的吳門派、松江派,近代的海上派,當代的江浙書風、中原書風、遼寧書風。當代虞山書風是江浙書風的一支重要力量。常熟新時期虞山書風的領軍人物無疑就是張錫庚。黃偉農隨張錫庚學習書法二三年,就入展第二屆中青展,以后一路高歌猛進,出道三十多年,成績斐然。黃偉農是當代虞山書風的中青年優秀代表。
蘇軾詩三首行書四屏條 137cm×35cm×4
黃偉農書法成就的取得,除了他高于常人的天賦和名師張錫庚先生的言傳身教,還得益于他長期的勤奮臨池,也得益于他長期廣泛讀書滋養深悟。當我讀到他作品集中所臨習的傅山信札、王羲之蘭亭序、王鐸所臨汝帖、八大山人信札以及蔡襄尺牘,驚嘆于他對古代經典作品的精準臨摹能力,廣泛涉獵的學習能力,并將臨摹學習轉化成創作成果,巧妙地做到了博與精的有機結合。
臨王羲之行草尺牘 45cm×50cm
偉農兄還十分注重文化素養的全面提升。他書錄的晉唐宋元明清前賢詩詞、散文、題跋,都是清雅絕俗之句,也書錄《品味故宮書法之美》《狂草是書法這頂皇冠上的明珠》等當代書法美學著作和當代草書名家論述,凡此種種,以寓抄于學的方法,自然滋養和提升了他的綜合素養和能力,因而也就有了他將本人撰寫的文字內容寫成了書法作品。如《舊山樓公益活動講座》小行書作品,記述的是蕭平講座,文字內容已接近古文,還學宋人填詞,而“分茶論道淮南子,對酒談天山海經”等多件書法對聯,都是其自撰。
黃公望詩二首行書中堂
230cm×32cm
偉農兄不多見的篆書對聯取法散氏盤,雖未臻老辣,但也清新脫俗。隸書作品有多件,隸書條幅、中堂、對聯,或取法漢代石門頌摩崖,純用中鋒;或兼有石門頌、西狹頌、好太王碑、金農隸書遺意;或摩崖漢隸與廟堂漢碑互參,相糅成諧。
唐人詩二首行書條幅 180cm×35cm
黃偉農的楷書也有多種。杜甫詩《客至》《登高》楷書,大小錯落,一任自然,章法似顏真卿《告身帖》,而清秀峻朗與明人黃道周小楷十分神似??瑫稖胬送び洝罚中味鄶灯L似王右軍,少數字形略方扁則似文衡山,氣息略與董其昌相近??瑫志眄n愈《師說》,則字形趨方,豎畫向背并用,精致敦厚,骨韻兼備,似在魯公、蔡襄、李邕之間。楷書宋人詞尺牘十二頁,線質圓渾樸實,體勢方中有扁含隸意。而楷書斗方辛棄疾《水龍吟》、楷書立軸柳詠詞、楷書冊頁《品味故宮書法之美》、楷書對聯“遠水無邊疑地盡,深林偶豁若天間”,則體勢寬博,錯落自然,轉折多取自石門銘法。楷書對聯“春風放膽來梳柳,夜雨瞞人去潤花”,用筆放逸之間老辣畢現,如“來”“梳”“潤”之豎畫,勁挺峻樸氣骨內含,“花”之彎鉤,質實而蓄勢,與單人旁上下錯位,靜態的楷書因此而有了動感。中楷趙孟頫題跋九則,用紙古艷,氣息純雅,字形修短自適,用筆峻朗拙秀,不激不厲,直逼古人。
劉禹錫《陋室銘》隸書條幅
105cm×33cm
毫無疑問,黃偉農成名以來最為人所稱道的是他的小字行草書。如果說他的千字文行草中堂、龔鼎孳詩文行書條幅,《阿房宮賦》等散文行書四條屏,歐陽修散文三篇拼接條幅,和其師張錫庚的行草書在用筆、結字諸方面還有不少相似處,但在塊面墨法、章法松緊乃至氣息韻味等方面,已與其師略有不同。偉農兄近七八年來的行草書已在悄然發生變化,大部分作品面目與其師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他在原來二王、米董等打下的堅實基礎上,用功于漢魏碑刻,并對傅山、徐渭、王鐸、八大山人等明清諸家行草和宋代蔡襄行楷和黃庭堅草書傾注了大量的精力。蘇軾詞《定風波》六尺行草條幅,灑脫放逸可見徐青藤性情,使轉圓潤處仿佛傅青主筆法。八尺條幅陸游詩《宴西樓》行草書中“因”“類”等字轉折處的徐渭方峻折法比較明顯。六尺條幅周敦頤《愛蓮說》草書,結字穩篤,意態安靜,多數為獨立字形,雖部分結字似王鐸,但已是章草渾穆氣象。而《智囊全集·宋太祖》節選行書條幅,則兼有羲之蘭亭序之結字,二王手札之靈動,蔡襄點畫之厚實。行書李白詩三條屏,姜黃色紙,紙性偏熟,用筆結字似乎在董香光、王覺斯之間,溫潤秀雅中時露其骨韻。行草手卷白居易《廬山草堂記》,行草參半,墨色因書寫的自然而略有變化,起首部分行距稍大,其后則稍緊,取法似覺斯為多,而氣息則略參香光,不激不厲,書卷氣甚濃,長文小字,一以貫之,無一絲懈怠之筆。六尺條幅王建詩二首、行草條幅司空曙詩和六尺行草條幅揭傒斯詩,都取法王鐸,筆法嫻熟,開合有度,欹側相生,墨法燥潤自然。書于今年的蘇軾詩四條屏、黃公望詩二首八尺條幅、王國維《人間詞話》選錄六尺條幅、蘇軾詩“東風未肯入東門”等二首八尺條幅,以及六尺條幅《相州晝錦堂記》,皆取法王覺斯,或行或草,峻朗而豪氣,或水墨淋漓酣暢,或枯墨用盡之極,字法精準,神完氣足。
讀王覺斯法書鑒賞有感行書條幅
65cm×45cm
不論大字、小字,偉農三十多年來一直堅持站立書寫。他說這樣便于整張作品的協調把握,在書寫過程中可以眼觀八方,貫氣流暢,對比呼應諸種關系可以統籌兼顧,得心應手。偉農追求的這種效果在他小字行草條幅元好問詩四首、小字草書橫幅蘇軾詞《江城子》、小字行草杜少陵《野老詩》等多件作品中,都能展示出小中見大,或溫潤飄逸精致典雅,或行云流水氣勢縱橫,并能顧盼生姿,前后呼應,對比合理,和諧統一。由十五個尺牘類的紙張拼接成的蘇東坡詞六首草書條幅,初看以為取法全是徐渭草書,細看,則黃山谷的挪移,祝枝山的恣肆和勁挺,應有盡有,字不大而氣勢縱橫,墨不濃而蒼茫老辣。草書斗方秦觀詞,取法純用王覺斯,方峻連綿,前濃后枯,一筆而成。行書中堂杜甫詩,用筆果斷,結字峻朗挺拔雄姿勃勃;用墨自然,章法潤燥相間韻味悠悠。
自撰《分花對酒》隸書對聯
180cm×25cm×2
毫無疑問,偉農兄近幾年的廣泛博涉,從純帖學到魏碑、漢碑,從晉唐楷書到宋元明清各家的行書、草書都作了深入的探索,而且,各種書體融合相糅并能和諧統一,表現在其書法作品的點畫線質、氣息韻味、格局氣勢、結字章法等方面有了長足的變化。偉農兄經過健康危機的考驗,其人生的境界也得到了升華。偉農兄安靜讀書,學有所得,學以致用,作文、撰聯、填詞也漸入佳境,加上他學書三十多年并已跨入周甲的年齡,都足以說明他已具備“通會之際”的實力,周甲猶壯年,所以他的書法不需要進入“人書俱老”的狀態,我們讀他的行楷、行書、草書依然可以看到其青年一般的爛漫風姿和勃勃生機。無論地域還是師承,偉農兄往后不妨可以走陳道復的模式有別于文徵明,或者像黃庭堅和其師蘇東坡一樣,也在亦師亦友間,但也可以別開生面地去寫草書。若日后大成,虞山書風也隨之大放異彩,而其師張錫庚也必定希望看到這更加絢麗燦爛的地域書風,更加親密無間的亦師亦友關系,未來書法史的佳話也必將再續。
?。ㄗ髡唿S翔,蘇州市書協理事,學術委員,蘇州市相城區書協副主席)
黃偉農,江蘇常熟人,齋號惠風堂。師從著名書法家張錫庚先生。常熟市第十三、十四屆政協會員?,F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國畫院特聘書法家,蘇州市書法家協會理事兼青年和婦女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蘇州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常熟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常熟書畫院特聘書畫師兼書法創作室主任,常熟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常熟虞山當代藝術研究院副院長。
作品先后入選全國第四、七屆中青展,第七、八、九屆全國展,首屆全國扇面書法展,首屆中國書法蘭亭展,首屆全國青年展,首屆中國書法家協會優秀會員作品展,全國第二屆行草書展,全國第二屆新人展,全國第五屆楹聯展等。
先后榮獲首屆蘇州市中青年書法十佳,2006江蘇省30位優秀青年書法家,2020年度中國書壇風云榜唯一“基層書法人物獎”。
在《書法導報》《書法報》《美術報》《書法世界》《書法》《蘇州日報》《江南時報》《現代快報》等報刊雜志做過專題報道,作品被多家美術館、博物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