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三光,遲起三慌。”我老父親曾對我說過這句話。要知道,我父親生于上世紀兵荒馬亂的年代,在我們蘇北鄉下長大、生活、變老,沒上過學,能講出如此對仗工整又押韻的語句,很難得的。
“這是鄉下老人講的。”父親說。
多年以來,我經常提醒自己,有時間觀念,不遲到,凡事快一點,先一步。
讀初中,學校在很遠的村子,沒有自行車,每天要早起步行很長時間,中午趕回來吃午飯,然后再趕回學校,傍晚放學再回家做作業。父親怕我遲到,一大早就叫我起床,可那天,天氣實在太冷,我磨磨蹭蹭不想起床。父親把我被子拉掉,說快起來,老話講,早起三光,遲起三慌,你忘啦,補大罾的說過,你們日后會有出息的,雞窩里出鳳凰,看來要考大學。
我說真的嗎?父親說真的。我騰地爬起來,穿衣、洗臉。
原來,鄰居大爺家以前在村子旁的河里張大罾(鋪在水里、拉起來捕魚的大網),有次請人來補漁網,父親帶我和哥哥去看熱鬧,補網的師傅看到我們兄弟倆,夸贊:這兩個孩子眉毛很好,將來會有出息,念書也很好。
“你們將來會有出息,雞窩里飛鳳凰。”父親經常對我們講。然后他很開心地在一旁抽煙,看著我們寫作業。鄉村沒有通電,晚上寫作業,點的是煤油燈,昏暗的,我們小時候都叫洋油,因為父輩們說以前油是外國的。
初一下半學期,語文老師和我們道別,因為這個初中要撤并了,和靠近鄉鎮的一所規模很大的初中合并,他不會再帶我們課。他說你們要努力,你們里面會有人考上大學的,他說這話時看了我一眼。我突然就很振奮。那時鄉下初一的孩子,怎會有將來讀大學的想法?那時讀中專、中師,就是城市戶口,包分配工作的。后來,班里就我一人考上了縣高中;再后來,我爬進了大學的校門。真不容易!以我們縣高中的狀況,只有在班級里排名前十,才能考上本科。
很多年后,我才慢慢意識到,“你們將來會有出息”不過是一句激勵,一種心理暗示——不然我會去努力讀書嗎?后來我和愛人多次探討交流:對孩子,一定要多鼓勵,你不知道這會激發出一個人多么大的向上潛能。
以前我送孩子上幼兒園、小學,手牽著手一起走。有時,我老丈人會騎自行車或者電動車接送。有時,孩子背著書包乘公交、地鐵。這幾年條件更好了,我開著小汽車接送。孩子可能想象不出,當年我每天步行十幾里地上學是什么概念。行進中的中國,時代在變遷。
好在孩子現在很努力地去面對學業,還會跑跑步,鍛煉身體。以前偶爾有拖拉現象,現在很注重時間觀念,會早一點、快一點,“早起三光,遲起三慌”嘛。我想,老父親知道了一定會欣慰的。徐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