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鄉村旅游發展進入了轉型升級新階段。近年來,全國各地趁著全面鄉村振興的東風,積極發展鄉村旅游,越來越多的旅游村、旅游小鎮不斷涌現,越來越多的農民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鄉村旅游成了人們放松身心、尋覓鄉愁的重要選擇。隨著旅游業迎來復蘇,與現代化的城市、規模化的景區相比,鄉村旅游的不足之處也愈發顯現,新的消費需求競相迸發,舊的消費場景亟待升級,鄉村夜游經濟作為鄉村旅游的重要延伸,需要探索走出更多可復制、可借鑒的路徑。
鄉村夜游的繁榮發展,可增加游客在鄉村的參與度和逗留時間,釋放消費潛能,是助推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但其與城市“夜經濟”相比,主要存在兩個方面不足,一是業態不夠豐富,不少地方的鄉村夜生活幾乎處于空白狀態,多數鄉村只提供少量的夜間觀賞、夜間美食和游覽項目,娛樂休閑功能明顯不足,導致了大量游客“白天看景,晚上走人”。二是同質化嚴重,大多鄉村夜游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忽略自身條件和特點,盲目學習模仿別人的“網紅”夜游項目,導致夜間觀賞和游覽項目同質化嚴重,沒有形成地方特色,難以吸引游客過夜消費。因此,發展鄉村夜游,要立足自身稟賦,堅持問題導向,打好“文化、服務、創新”三張牌,因地制宜走好個性化、差異化發展之路,讓鄉村成為游客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的旅游勝地。
一是精雕細琢,打好“文化”牌,深挖獨特文化內涵。特色鄉村一般有著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和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必須充分挖掘,打造特色夜景,讓鄉村的夜“亮”起來。打造鄉村夜景要與城市區別開來,切勿盲目追求“高大上”,切忌照搬城市夜經濟中的娛樂項目。要從當地風土人情、人文風貌等出發,精雕細琢、刪繁就簡,拋棄復雜的主題小鎮化,摒棄繁閑的城市化燈光理念,打造充滿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蘊的夜景景觀,充分體現美麗鄉村的田園燈光、鄉村文化氛圍,與都市的鋼鐵森林形成鮮明對比。比如,浙江安吉自然村——蔓塘里,是全國唯一的鄉村文創燈光項目,蔓塘里將農家、茶園、山林等自然之景,運用多重立體光影技術、國畫的手法,通過點、線、面的變化,描繪塑造出一幅“亦詩亦畫”的燈光水墨畫,將蔓塘里鄉村獨特的人文、地貌、景觀完美呈現給游客。蔓塘里采用藝術的形式展現其當地鄉村獨特的人文、地貌和景觀特色,有效補齊安吉夜游產品短板,實現蔓塘里從美麗鄉村建設向美麗鄉村經營的轉變。
二是以人為本,打好“服務”牌,更好滿足多重需求。近年來,鄉村夜游消費需求逐漸向餐飲、住宿、娛樂等細分領域延伸,讓游客“品鄉村家常菜、購生態土特產、住特色農家院”,全方位體驗原汁原味的鄉村生活,讓他們對鄉村生活產生情感共鳴,實現鄉村夜生活的全方位沉浸式體驗。“食”,要吃當地特色。結合夜市或獨立建設成一片極具特色的深夜食堂美食餐廳,利用地方產出的有機食材,加入安全美味的自制調料,融入地方傳統工藝,就能形成勾起游客“舌尖上的美食”的回憶。比如,在鹽城,能品嘗到正宗美味的鹽城雞蛋餅、大岡鹽水鵝、外陋內秀的東臺臭豆腐、松軟香甜的建湖藕粉圓、烤地瓜……“住”,要住在農家院。住宿不僅是游客過夜休息的普通住宅,而且應該有溫度和記憶點。要結合鄉村自然景觀,設置主題民宿、木屋、集裝箱、露營營地等多元化的住宿設施,吸引更多游客逗留、帶動鄉村夜游發展,讓游客更好體驗當地風俗、愛上鄉村生活。比如,海南昌江洪水村依托黎族傳統船形茅草屋特色發展特色主題民宿,并借助3D光影電技術將昌江“四季旅游”元素投影在茅草屋及稻田里、把黎族特色文化投影在墻壁和屋頂上,將洪水村打造成展示黎族文化的光影博物館,同時創新鄉村夜游體驗,讓游客置身其中,回味無窮。“樂”,要沉浸本土文化。打造鄉村演藝活動是聚集夜間人氣的有效途徑,但動輒幾個億的演藝投資并不適用。應結合本土文化和地域風情,通過鄉村文化資源+文創提升,挖掘本土的戲劇文化、特色舞蹈文化、民間技藝、歷史故事等,利用鄉村原生態的自然舞臺,打造一批獨一無二、本地文化色彩豐富的鄉村演藝活動。比如,山西東南部的司徒小鎮,素來有“不看千人打鐵花,白來司徒小鎮”之稱,通過組織老百姓自創、自編、自導、自演的形式,開辟發展蹊徑、挖掘本土民俗,所開發的旅游演藝產品《千年鐵魂》是國內規模最大最具震撼力的煤鐵山西實景劇,劇情展現了千百年來晉城冶鐵業的發展史,成為國內獨樹一幟的文化品牌。
三是因地制宜,打好“創新”牌,突出科技賦能旅游。打造鄉村夜游項目,不能離開鄉村本身的內容和特點,要以文化為基礎,結合科技、創意、藝術等手段,走創新型、個性化、差異化的發展之路。可以通過燈光、造景、多媒體投影等手段,以體驗為主線,水幕、激光、投影、建筑照明、火焰、煙花、霧森、特效等技術,為游客打造多維度的場景化環境,讓游客在旅游體驗過程中獲得多維度的沉浸式體驗空間,給觀眾帶來具有震撼性的視覺和聽覺享受。比如,麥田藝術、稻田藝術等也是契合鄉村夜游發展的藝術形式之一,目前,國內外已經有很多村莊通過創作麥田畫、麥田怪圈等作品吸引來大量海內外游客。通過“鄉村自然資源+科技”打造田園夜景,依托鄉村稻田、蛙鳴、花海、森林、河流等自然資源,以夜幕做背景,結合現代科技聲光電技術,打造和白天迥異的夜間景觀,既還原鄉野氣息,又有效提升田園景觀的夜間觀賞性。現代科技和自然資源的有效融合,大大增強了游客的體驗感和獲得感。
發展鄉村夜游經濟有利于豐富旅游產品結構、營造多維度旅游體驗空間、延長游客滯留時間刺激旅游消費、增加農村就業人口,進而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隨著鄉村旅游的持續火爆,鄉村的星空下也將燈火絢麗、游人如織、歡聲笑語、異彩紛呈;鄉村夜游的燈光一定能點亮寂靜的鄉村,也會有越來越多的鄉村踩上鄉村夜游發展的步點,成為鄉村振興發展新引擎。
鹽城市委黨校 吉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