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長江,文化淵藪。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巴蜀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等形態在這片區域交匯交融、相映生輝。長江文化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標志性象征,承載著五千年華夏文明的歷史脈絡,熔鑄了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源頭。
作為2024年長江文化節重要活動內容之一的“大江流韻——嵇亞林·白鶴長江文物題材書畫特展”,是一次歷史與時代、文博與繪畫、守正與創新的接續和融合。此次展覽的繪畫文物,大抵涵蓋了從馬家窯遺址到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從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到涪陵小田溪遺址、炭河里遺址,從隨州曾侯乙墓到壽縣蔡侯墓,從海昏侯墓到大云山漢墓,從凌家灘遺址到廣富林遺址等長江上中下游多個地區文物重器,這些文物均是探尋中華文明的重要佐證。
嵇亞林先生是一位善于把思考和認知轉化為創作的開放型畫家。他知行合一,獨辟蹊徑,用中國畫的形式使文物“活”起來,?增加了畫面的生動性、?趣味性和知識性。?他的作品?具有鮮明的藝術風格和獨特的審美趣味。他長期把繪畫的眼光從原有的花鳥畫聚集到經典文物的創作上來,?將博大精深的文物以傳統國畫本體語言展示出來,傳遞出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和?文脈傳承中的基因密碼。?這種形式不僅開拓了中國畫的題材,?還?以一種新的時代話語,?向世界講述文物里的“中國故事”,?為人們帶來富有內涵、?別有風味的觀展體驗。
?白鶴先生是一位具有深厚傳統功底和獨特藝術追求的書法家。他?的書法作品既保留有漢隸寬博的韻味,?又融入現代審美元素,?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萬毫皆得力,一線獨中行”,正是對他書法特色的生動描述。他始終堅持“古不乖時、?今不同弊”的創作理念,使得他的作品?灑脫飄逸且秀美勁健,不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還充滿了時代感,?充分展現了他的才華和情調。
畫以載道,器以傳禮。本次展覽所有文物素材是藝術家從全國數十家博物館的典藏文物中精選出來的,其文物的形態、氣息、材質與作品所呈現的筆墨、意蘊、審美情趣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這些高顏值國寶級文物的前世傳奇和今生故事,能夠觸動觀眾內在情感而?引發共鳴,拉近了當代人與歷史文物的距離,讓你在潤物無聲中感受長江文化的魅力。
太倉地處長江口南岸,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古代航海和海洋貿易的重要濱江城市,是中華文化與世界文化交流互鑒的重要通道。本次首展選擇在這里舉行,且以書畫形式全景式展示數千年來長江流域燦爛輝煌的獨特風采,當是讓長江文物活起來,講好長江故事,營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氛圍而開創的一次富有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藝術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