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民聲|追尋“和平老人”邵力子的傳奇人生
      2025-02-18 07:31:00  來源:江南時報  作者:王民聲  
      1
      聽新聞

        中國近代最重要的革命進步文學社——南社,為探尋民族復興之路而進行艱辛的求索,南社始終是其支持者、擁護者,名義上為文學社團,實際上集中了近代文化、藝術、教育、新聞、出版、翻譯等各個領域的知識精英。邵力子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丹心報國,風云人物。為弘揚南社精神,講述“和平老人”的傳奇故事,筆者在收藏民國史料同時,一直用心關注并搜集南社及邵力子生前珍貴歷史資料,并加以整理編寫《追尋“和平老人”邵力子的傳奇人生》,深情緬懷先軀,以饗晚輩后生。

        一、生平簡史

        邵力子(1882一1967),原名聞泰,字仲輝,出生于浙江紹興府陶堰鄉邵家溇。中國近代著名民主人士,社會活動家、政治家、教育家。復旦大學杰出校友,早年加入同盟會,并與柳亞子發起組織南社提倡革新文學。又是新南社發起人之一。

        邵力子

        父親邵霖,字誠齋,是清朝官員,1891年曾二度任吳江縣丞而駐盛澤,1897年父親調署鎮江府不久而去世。幼年7歲邵力子住到吳江盛澤葛家弄宅弟外祖父家。曾就讀于盛澤茂林里世澤堂私塾鄭氏小學(盛湖公學),1903年21歲的他中舉人,1905年到上海震旦公學求學,1906年轉入復旦公學,后又轉南洋公學肆業。1907年畢業后去日本學新聞學,同年與于右任等在日本創辦《神州日報》,1908年加入同盟會。回國后,1910年由于右任介紹去陜西高等學校任教,因宣傳新思想新文化,遇到陜西當局迫害,被驅逐出境。1912年為復旦公學復校,奔走上海、南京之間。1913年在復旦公學任語文老師,兼任上海《民立報》編輯和《民聲報》記者,始用筆名:力子。于右任創辦上海大學時,邵也參加,任該校副校長,并執教任課。1915年,他和葉楚倫創辦《民國日報》,任主筆十年,并兼編《覺悟》副刊,同時又在師范學校和復旦大學教書。那時他加入了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參加了1919年的五四運動,研究馬克思主義,在上海成立共產主義小組,但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已與小組脫離了關系。1923年,他和葉楚倫、柳亞子創立“新南社”,提倡新文化。

        邵力子(右)與于右任(左)

        1925年夏,邵力子去國民政府所在地廣州,任黃埔軍校秘書長,8月,以中央執行委員身份,去張家口出席國民黨會議。1926年1月任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同年11月去莫斯科,以國民黨“友好代表”出席共產國際第七屆擴大會議,以后又進了中山大學。1927年,寧漢分裂后,他回到中國。1928年2月,蔣介石重上臺,邵力子任中央政治會議委員、總司令部秘書長,與陳布雷、周佛海為蔣介石起草文稿。

        1903年,由世交陳紫儀、謝祥霖為媒,邵力子與紹興平水人屠玉瑛結婚,婚后邵偕妻寓居盛澤外祖母家,并育有二兒一女。長子邵遂初(1904一1982)在法國巴黎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畢業后留校任教。1934年秋從巴黎回國,歷任國民政府全國經委會農業處專員,審計部主審,江蘇省、四川省審計處主任,審講部三廳廳長,浙江省審計處處長。新中國成立后,邵遂初與友人合辦晨光皂廠和聯合乳品廠。1954年公私合營后任副廠長。1957年并入民生制藥廠直至1967年退體。1982年8月21日病逝。長孫女邵黎黎曾著書《我的祖父一一邵力子》,以此懷念。次子邵志剛(l907一1931)曾任“少共國際”書記等職,是蔣經國的共青團入團介紹人,1931年在歐洲被歹徒槍殺。他的妻子楊之英是翟秋白夫人楊之華的妹妹,生有一子邵美成,是中國近代物理與化學教育家。女兒邵偉真,早年留學英國,在愛丁堡大學攻讀商業和會計,并獲得商學士學位,1935年畢業回國被上海復旦大學聘為會計系教授,之后因病辭職,一直定居上海。

        《民國時報》副刊《覺悟》

        1931年邵力子辭去秘書長之職,任中國公學、復旦實驗學校校長;12月,邵被任命為甘肅省主席。當時,甘肅情況極為混亂,邵力子起初拒不赴任,最后于1932年4月終于就職。1933年,邵力子改任陜西省主席。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時,邵力子也被拘禁。西安事變結束,抗日統一戰線成立,邵力子在其中起了作用。1937年,邵辭去陜西省主席之職,任國民黨宣傳部長。同年7月,中日戰爭爆發后,任國際反侵同盟中國分會副主席,又任國民外交學會會長、中蘇文化協會副主席,軍事委員會戰區政務委員會秘書長、中央政治學校政務委員。

        1940年至1942年,邵力子駐蘇大使。1943年回國,任國民參政會、憲法促進委員會秘書長。

        他任國民參政會秘書長時,在1945年至1946年與共產黨談判時起了重要作用。他和張群、王世杰在毛澤東同志于1945年8月、9月到重慶時,與周恩來、王若飛進行談判。1946年1月,他以國民黨代表身份出席在重慶舉行的中國政府協商會議。

        1945年毛澤東、邵力子、郭沫若在重慶機場

        1946年內戰重開時,蔣介石召開國民大會,邵力子拒絕參加選舉。1947年,他出任國府委員、社會經濟研究會委員、政府顧問委員。1949年1月,蔣介石以邵力子任5人和談主任,未達成協議,乃由顏惠慶、邵力子率非官方代表去石家莊和毛澤東、周恩來同志談判。4月,邵力子又任國民政府和談代表去北平,與共產黨進行和談,主張接受和共產黨協議的8條24款。國民政府拒絕后,邵和傅學文留居北平,任中蘇友好協會籌備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表〈主席團成員)、全國委員會常委、政務院政務委員,又在華僑事務委員會、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世界和平理事會、全國文藝聯合會、外交協會、青年出版社等單位任職。

        1954年,邵力子以浙江省代表出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56年再次當選為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委、中蘇友好協會副會長。

        1955年,邵力子任中國代表出席世界和平大會。1956年3月去斯德哥爾摩出席世界和平理事會,回國后任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同時任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1957年任革命委員會解放臺灣委員會主席。

        從1954年到1967年,邵力子連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務委員等職,堅持不懈地為解放臺灣,完成祖國統一大業而努力奮斗。1967年12月25日,在北享逝世,享年86歲。

        二、患難與共

        傅學文(1903一1992)宜興歸徑鄉人。著名社會活動家。早年在和橋鎮思齊女校和蘇州女子中學求學,后又去上海高中,畢業考上大同大學,并抽時間去上海大學進修,其間開始接受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思想的熏陶,逐步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革命理論。1925年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

        邵力子夫人傅學文

        1931年,傅學文與邵力子在南京結婚,證婚人于右任在婚禮上致賀詞。之后,她與邵力子患難與共,并肩前進,為國家、為人民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從30年代起,她就積極從事婦女和婦幼保育工作,1933年邵力子任陜西省政府主席,她在陪伴邵力子前往各地視察時,目睹陜西城鄉封建遺毒仍然根深蒂固,婦女知識水平很低,特別是由于缺乏最低的衛生條件,產婦和兒童死亡率極高。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她向親朋籌募經費,創辦了陜西西京私立助產士學校,該校最興旺時每年有200多人畢業,楊虎成將軍女兒楊拯英即畢業此校。全國解放后,該校升格為西安培華女子學校。1985年,由習仲勛提議,傳學文被聘為該校名譽董事長。

        抗日戰爭爆發后,她和邵力子一起四處奔波,為內遷到后方的復旦大學尋覓校址。使該校很快就在重慶市郊復課。接著,她又籌辦了附屬小學,解決復旦大學教工子女的入學問題。1939年中蘇文化協會在重慶成立,下設婦委會,傅學文任副主任委員,她和當時婦女運動的先軀鄧穎超、史良、李德全、曹孟君一起組織會員學習,舉辦各種報告會、演講會、座談會,分析抗戰形勢,宣傳抗日救亡,鼓勵廣大婦女投身到救國行列。

        1940年,她隨邵力子出使蘇聯,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后,她向中國人民宣傳蘇聯抗擊法西斯侵略的英雄事跡,極大鼓舞了中華兒女的抗日斗志和必勝信心。1942年她回國后,繼續參加婦委會工作,同時擔任賑濟委會輔導院長,負責收容和救濟從l淪落區逃出來的婦女和女學生。并輔導她們學習文化技術和幫助她們尋找就業機會。

        抗日戰爭勝利后,國共兩黨舉行重慶談判,1945年8月28日她隨邵力子前往重慶九龍坡機場熱烈歡迎毛澤東率領的中央代表團,并和張治中、張瀾、郭沫若一起與毛澤東合影留念。

        1946年,她回南京和邵力子商量,毅然變賣他們結婚時的紀念首飾,于1947年創辦了南京力學小學。新中國成立后她把力學小學捐給南京市人民政府文教局。50年代初,劉伯承、陳毅兩元帥曾先后到校視察,給予贊譽和支持。

        新中國成立后,傅學文加入國民黨革命委員會,與中國共產黨親密無間,肝膽相照。1950年她任中華婦女節制會北享分會會長,開展宣傳節制生育、掃盲,組織婦女生產等項活動。1954年任中蘇友好協會理事,為增進中蘇兩國人民的友誼及文化交流做了大量工作。l964年后歷任民革中央團結委員會委員、婦女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民革五、六屆中央委員和常委,對臺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民革中央祖國統一委員會副主任,民國中央監察委員會副主席。并出任第四屆全國婦聯執行委員會、中國和平促進會常務理事,歐美同學名名譽副會長,北京市政協常委,第五局全國政協委員會第六、七屆全國玫協常委會等職。

        江南宜興女性傅學文一貫熱愛兒童,主張教育興國。全國解放后,她為培養社會主義的新一代辛勤工作,無私奉獻。1963竿向家鄉籌款5000元辦起了霞墅小學。1984年后曾多次向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宜興市兒童少年基金會、北京市孤殘兒章福利基金會等慷慨捐款。臨終前,她還把數十年的積蓄7萬元捐贈陜西省西安市培華女子大學力學基金會作為獎學金。1967年邵力子逝世后,她為了總結邵力子積極投身愛國統一戰線的不平凡經歷,以教育后代撰寫出版了《邵力子生平簡介》,并出版《邵力子文集》。1968年她將邵力子的3600冊藏書贈給首都圖書館。之后,又將邵力子在南京的所有藏書4288冊藏書贈給南京金陵圖書館。1991年她還把自己的全部書籍捐贈宜興市圖書館。傅學文平時節衣縮食,過著儉樸的生活,但她卻把傾其所有興辦學校,扶貧幫困。

        1992年12月19日,傅學文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邵力子故居

        邵力子的一生,為祖國和平統一大業鞠躬盡瘁,為祖國繁榮富強奮斗不止,為促進國共兩黨團結合作奔赴助力,為民族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事業盡心盡力。愛國老人一生主張國共一家,肝膽相照,坦誠相見,獲得“和平老人”的美譽。

      標簽:邵力子;公學;復旦大學
      責編:陳衍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aⅴ激情无码久久久无码 | 四虎影视1515hh四虎免费| 97热久久免费频精品99|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免费|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91在线老王精品免费播放|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手机观看|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国产99热在线观看| 欧美黑人bbbbbbbbb| 国内露脸中年夫妇交换视频| 一级特黄a免费大片| 日本高清无卡码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 男女高潮又爽又黄又无遮挡| 国产一区二区小早川怜子| 日本三级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黄三级高清在线观看播放|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限公司 |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视小说| 69式互添免费视频| 大片毛片女女女女女女女| 丝袜美腿美女被狂躁动态图片| 日本漂亮人妖megumi| 国产精品无码无需播放器| 五十路亲子中出中文字幕| 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的一级毛片| 色偷偷人人澡人人爽人人模|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337p人体欧洲人体亚| 大屁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七仙女欲春3一级裸片在线播放| 日本理论片www视频| 五月天中文在线| 欧美亚洲日本另类人人澡gogo| 任你躁国产自任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