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 “請大家戴好口罩,到工地空地這邊來做核酸,保持安全距離,有序排隊……”3月23日,在南京建鄴區華僑城項目片區,一輛載著醫護人員和“紅馬甲”志愿者的流動核酸檢測車來到工地現場。隨后,工人們在志愿者的引導下有序開展核酸檢測。
近期,南京各區推行建筑工地“封閉式”管理,織密筑牢疫情防控網。考慮到項目工期緊張、人員眾多,建鄴區建設局啟動了政企聯動機制,組織流動核酸檢測車開進建筑工地“送檢上門”,讓建筑工人不出工地,即可方便、快捷地完成核酸檢測。
“核酸檢測組上工地,讓我們在工作之余就完成了檢測,真方便!”項目現場的一位工人說。
“我們一共派了5臺車,每臺車負責一個片區,每車配備4個醫護人員、4個志愿者,以及機關干部。”據建鄴區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站長孫強介紹,當前,建鄴區范圍內共有150個項目工地,工地共19000多人。為切實筑牢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安全防線,建鄴區根據工地人員數量、地理位置等情況,協調衛生服務中心,安排醫護人員和志愿者,將核酸采樣工作搬到項目建設一線,主動上門為工人們進行核酸檢測采樣。
“他們只要把手頭工作放下來,20分鐘就能做完了。”孫強說,隨著核酸檢測工作的逐步開展,“送檢上門”也在不斷優化。
據介紹,各流動點設置了秩序組、登記組、后勤組,場地清潔消殺、擺放桌椅,備好防疫物資,合理規劃進出場路線,在醫護人員、項目部工作人員積極引導下,各工地流動檢測點有條不紊運轉。截至目前,這樣的“送檢上門”模式已經在建鄴區150余個項目工地開展了五輪,實現19000余名工友核酸檢測全覆蓋,未發現一例陽性。
通訊員 建萱
江南時報全媒體記者 殷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