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南京地鐵掛春聯|千載文脈“動起來”,春風化雨惠民心
      “金陵四老書法專列”打造移動的文化展館
      2023-01-02 21:00:00  作者:張東海  
      1
      聽新聞


      “金陵四老書法專列”打造移動的文化展館

      千載文脈“動起來”,春風化雨惠民心

        一列地鐵,懷抱一筆一紙一墨,駛入書香翰海的血脈。

        飛馳間,墨香暈開,書法藝術脈絡源流清晰顯現,萬千底蘊和正大氣象自然展露。一百多位當代著名書家應時潑墨、為民揮毫,與“金陵四老”展開跨時空對話。

        歲月不居,循著一刀一鑿一畫,共感“玉兔迎春”的躍動。

        眼簾下,“玉兔”跳動,姿態各異卻喜氣橫溢,方寸之間演繹“有痕之美”。近百名全國知名版畫家以刀為筆、以情繪意,傳遞前“兔”無量的節日喜慶。

        這是一座澎湃流動的書法展館,這是一條創意盎然的藝術長廊,這是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攜手南京浦口區首創的南京地鐵“金陵四老書法專列”(地鐵10號線)。

        軌道蜿蜒,鏈接古今,融匯你我。江南時報作為本次創意活動的總策劃,9月起就明確了活動宗旨:讓文化“動起來”,讓春聯“跑起來”。新年伊始,書法專列從新出發、因時而動,行進在文化惠民的道路上,行進在江蘇推動文化強國先行區建設的征程中。

      “地鐵+書法”:

      一道承載書家風骨的流動風景

        “江山就是人民,旗隨馬嘯更千里;幸福來于奮斗,車趁雞鳴第一班。”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江蘇省書協主席孫曉云的行書筆墨豐腴、秀敏靈動。

        “一路吉祥,一路和諧,將喜訊傳開去;兩行軌道,兩行文字,讓春聯跑起來。”清華大學教授、著名文化學者言恭達的隸書厚重蒼渾、高古典雅。

        兩位當代書家領銜書寫的楹聯作品,張貼于“金陵四老書法專列”的兩頭,氣韻貫通,首尾呼應,相得益彰。

        “天下文樞偕武定;城中地鐵逐春風。”96歲的文化學者俞律書寫的春聯力透紙背,遒勁有力。尉天池、章杰、黃惇、徐純源、桑作楷、李多寬等老一輩書法家揮毫而成的楹聯作品,諸體兼備、風貌多樣。“金陵四老”的影像資料、創作生平與簽名,更讓專列平添了書法厚重感與歷史縱深感。從先圣先賢到當代書家,中國書法薪火相傳,老人新作在這里碰撞交融共生,展示了當今書壇的勃勃生機。

        書法,中華傳統文化瑰寶,蔚為藝術史上一大觀。帶著文明的曙光,從遠古走向當代,書法文化在南京浦口留下脈絡與不朽印痕。

        浦口自古墨香濃郁,有“書法之鄉”美譽,被文化部授予“中華民間文化藝術(書法)之鄉”。位于浦口的求雨山,匯集享譽海內外的“金陵四家”林散之、胡小石、高二適、蕭嫻四老紀念館,定名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有“當代蘭亭”之稱。登樓遠眺,風光無限,千里長江奔流不息,猶如中國書畫藝術的長河綿延不絕。

        “金陵四老”繼承三千多年來中國文化核心精神,是中國書法文化的集大成者,代表了近現代江蘇書法高原之高峰,享譽海內外。近年來,數以萬計的海內外各界人士懷著朝圣者的虔誠之心,來浦口問道先賢,于書畫詩詞行間追尋大師蹤跡。

        江蘇省書協副主席、秘書長劉燦銘認為:紀念館是屹立不動的書法圣地,而“金陵四老書法專列”則是流動的書法殿堂。專列將“金陵四老”的大家風范和文人風骨涵養生活日常,讓民眾的日常出行糅入藝術之光。

        “金陵四老書法專列”開跑,受到社會各界尤其是書法界高度關注。江蘇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書法院院長李嘯表示,“地鐵+書法”就像一道流動的風景,可以起到一種示范效應。地鐵貫穿城市的血脈,串聯著文化的節點,讓市民在出行中伴書法文化而行,增強文化自豪感,對于城市生活是一種文化熏陶。

        以文化心重在潛移默化。眾多書法界人士表示,“金陵四老書法專列”薈萃書法、楹聯等多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讓“我們的節日”蘊滿文化韻味、藝術風華,對于提升文化自信大有裨益。

      “版畫+民俗”:

      一方播撒福運吉祥的藝術世界

        天不言而四時行,農歷兔年春節腳步臨近。“金陵四老書法專列”上,春聯、生肖、福字等民俗文化經典符號相映成景,將幸福吉祥的氛圍瞬間拉滿。

        生肖,中國人的第二張身份證明。專列車廂看板上,一系列“玉兔”生肖版畫輕靈逸動、楚楚動人,帶著傳統文化的溫馨底蘊與根深蒂固的民族情感,一下子“蹦”進乘客心里。

        這些蘊滿匠心巧思的“玉兔”形象,出自全國近百位著名版畫藝術家。日前,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共同策劃的“玉兔迎春·2023全國版畫名家生肖賀歲展”,短短一個半月就收到版畫作品近百幅。

        在“金陵四老書法專列”上,“玉兔”的“形”、書法的“藝”與春聯及福字的“喜”組合成詩,為我們的節日錦上添花,是版畫首創,也是全國首創。

        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版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國文促會版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陳超表示,將版畫這一中國古老畫種與民俗“樣式”生肖相結合,寫就了“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經典一筆。

        近百幅版畫兔,圓滿、伶俐、活潑、內斂的風格各不相同,但是在與大眾互動中傳遞吉祥如意,卻是所有藝術家的共同追求。依靠“金陵四老書法專列”,版畫家完成了一次與社會大眾的互動,促成了所有觀賞者對中國傳統節日的共鳴共情。

        正如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黃啟明所言,藝術要跟社會大眾有情感的互動、精神的交流,版畫作為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要喚起大眾共鳴、激發群眾思想,這是藝術的社會責任。

        “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是時代賦予的責任。浦口在幾千年的歷史沉淀中,形成了獨特的區域文化,除了以“金陵四老”為代表的書法文化,還有以達摩“一葦渡江”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浦口火車站為代表的民國文化,以王荷波為代表的紅色文化,以手獅舞為代表的民俗文化等。浦口以這些文化“名片”為素材而創作的“浦”福,成為傳遞祝福之音的載體,更是一扇展示地方文化經典元素的“窗口”。

        “金陵四老書法專列”上,林散之、孫曉云、言恭達所寫的“福”字與“浦”福一道,張貼于地鐵車廂門上。開合之間,乘客迎“福”而來、攜“福”而去,怎能不心生暖意。

      “線上+線下”:

      一項增進文化自信的惠民工程

        讓陽春白雪的書法藝術走進人民生活,“金陵四老書法專列”架起了傳統文化與社會間互融共通的生動有趣的橋梁。

        近年來,為放大書法藝術的影響,浦口區加大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扶持,建設區文創產品研發平臺,舉辦工業設計大賽、文化創意交易會、文創設計營等各類活動,不斷提升書法文化的普及度和影響力。

        從“金陵四老文化專列”文德路站步行10分鐘,可到城南河邊的林公堤。這里矗立著林散之的銅像。銅像旁,“一家墨店”娓娓道來“翰墨情緣”。

        “一家墨店”是一個文創載體、交互體驗空間,以浦口“金陵四老”書法為主要設計元素,將書法文化產品化、生活化,讓書法走進普通大眾的生活。墨香茶飲、墨見書局、墨韻劇場、墨跡郵局、墨客檔案、墨有消息……在不到600平方米的空間內,書法藝術被融入每一個細節。“公益書法講堂”“周末劇場”“文藝沙龍”等各類活動也在這里開展。作為全民共享的文化工作陣地,“一家墨店”是浦口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的一個縮影。

        與“金陵四老書法專列”一同開跑的是“線上+線下”的文化惠民舉措。在線下,活動將舉辦玉兔迎春、“浦”福到家、奮發“兔”強迎新年、“福”滿浦口等互動性惠民活動。據浦口區委宣傳部介紹,在“玉兔迎春”活動中,將在浦口區響堂、老山森林公園、四方酒店、水墨大埝、不老村5個景區搭建打卡立牌,營造兔年春節的喜慶氛圍。同時展示“玉兔迎春”部分作品,民眾現場掃碼,即可將共計2000幅“玉兔迎春”帶回家;“浦”福到家活動設置在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將春聯作品進行展覽,并邀請浦口知名書法家現場寫福送福。

        在線上,主辦方通過充滿趣味性的H5小程序,設置了領福送福活動,打開了一條大眾觸達書法、楹聯等傳統文化的數字化通道。乘客可在專列內掃描二維碼,參與知識答題,贏取金箔春聯禮盒。

        深根固本,與古為徒;不激不厲,風規自遠。文藝界人士表示,從傳統文化中汲取能量,在守正創新中推動文化自信自強,真正的力量和根源正在人民大眾之中。在辭舊迎新的時刻,“金陵四老書法專列”沿著惠民道路駛向春天,為新年出行的人們帶來了新的憧憬和向上力量,讓傳統文化與藝術精粹融入了民生、走進了人心。

        (江南時報記者 張東海)

       

       

        ■新聞特寫

      “金陵四老書法專列”先睹為快

        滿載全國書法名家之筆墨,匯聚全國版畫名家之精品,南京地鐵“金陵四老書法專列”即將發車迎接乘客。1月2日,歷經兩天緊鑼密鼓的布置,南京地鐵10號線中的“金陵四老書法專列”新年裝扮正式完成。

        記者走進專列,只見一節節車廂裝扮得紅紅火火,一派新春喜慶祥和的氣氛。60道客室車門,每道都貼上了大紅的春聯;360個車廂內的拉手,每個飾有玉兔的形象;每扇窗子周圍,版畫家們精心創作的兔子畫面點綴其中,大紅的“福”字散發出春節的喜氣。

        車廂內,名家書法熠熠生輝,文采斐然,營造出喜氣洋洋的春節氛圍。據悉,江蘇省書協主席團全體成員、江蘇省書法院十位專職書法家以及中國書法院院長管峻等名人大咖紛紛創作精美春聯,其中年齡最大的是96歲高齡的俞律,最小的是80后青年書法家張飛,一大批50后、60后、70后書法領軍人物拿出了絕活,用心書寫了春聯。

        民俗文化和書畫藝術融為一體,讓穿行在列車中的每一個人,都仿佛走在一條藝術長廊上。 

      (江南時報記者 張雅倩)

      標簽:書法;專列;東海
      責編:滕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黄色片| 国产免费内射又粗又爽密桃视频| 99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无码av无码天堂资源网| 亚洲不卡在线观看| 特黄大片又粗又大又暴| 四虎永久在线观看视频精品|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天堂在线www| 中文字幕日韩理论在线| 最近高清日本免费|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综合网激情五月|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aaaa欧美高清免费|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欧美在线视频导航|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 国产在线观看麻豆91精品免费| 2018天天操天天干| 夜夜橹橹网站夜夜橹橹| 丫头稚嫩紧窄小缝| 日本成日本片人免费|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波多野结衣456| 免费在线观看黄色毛片| 老熟女高潮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4480yy苍苍私人| 夜月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三级中文字幕永久在线视频|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一级免费视频| 欧美激情videos| 亚洲色图激情文学| 男男同志chinese中年壮汉| 向日葵视频app免费下载| 车上做好紧我太爽了再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