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南京,萬物蒼翠。7月29日—30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中央宣講團走進我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中央宣講團成員、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唐方裕與干部、專家、企業家、高校師生面對面進行互動式宣講。
講臺上,宣講全面深入。會場內外,大家認真學習。“更加深刻領會全會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奮力投身現代化建設”……這些觀點正成為全省上下共識。
一場生動精彩的宣講
7月29日上午8點半,距離宣講會開始還有半小時,省委黨校會議中心禮堂人頭攢動、氣氛熱烈。來自河海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江蘇第二師范學院的50名師生陸續走入禮堂,鋪開紙筆,靜待開講。
江蘇第二師范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季嘉寧一直關注全會相關報道,這次聽講帶來一個問題:全會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如何把“小我”融入國家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大業中?
聽到“教育”部分,季嘉寧在筆記本上密密匝匝寫下報告要點和自己的感悟。“作為一名師范生,我既感到振奮,又覺得責任之重。”她說,未來將扎實學習專業本領,不斷提升教書育人能力,將教育改革方向、目標內化到日常學習和思考中,走穩從育己到育人的每一步,把青春奮斗融入改革事業。
“宣講報告條分縷析、重點突出。”省委宣講團成員、江蘇黨的建設理論與實踐創新研究院副院長張加華聽得認真。她表示,將擔負起新時代基層理論宣講員的職責使命,原原本本吃透全會精神,用深入淺出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語言,把全會精神講全面、講到位,聚焦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沿課題,做好理論研究工作。
兩個多小時的宣講,既有深入淺出的理論闡釋,也有聯系實際的生動事例,大家專注傾聽、凝神思索。
經濟體制改革分量重、措施實,如何更好發揮其牽引作用,是南通大學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兼首席專家成長春一直思考的重點。成長春說,將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上下功夫,牢牢抓住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這個“牛鼻子”,推動完善有利于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研究更多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的新思路、好路徑,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
“這場宣講令人振奮!”在省委研究室改革督察處處長、二級巡視員曹長春看來,宣講讓大家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圖、任務書有了更為清晰的理解和把握。他將以釘釘子精神,圍繞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務盯著抓、反復抓,發揮改革督查職能作用,推動相關方面壓實主體責任,把改革舉措落到實處。
宣講會結束后,河海大學港口海岸與近海工程學院2023級博士研究生杜雨昂和同學邊走邊聊。他說,全會很多內容與青年學生息息相關,為今后學習與科研指引了清晰的方向,“我們將努力用所學知識服務國家發展,將論文寫在祖國海洋上。”
一次激發共鳴的對話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要繪好藍圖,更要抓好落實。宣講主題鮮明、內容豐富,不時引發聆聽者強烈共鳴。大家表示,方向愈明,動力愈強,將切實增強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
省科技廳副廳長劉波說,全省科技系統將以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為主抓手,以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重要著力點,自覺把科技體制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注重系統集成,注重突出重點,注重改革實效,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制省域實現機制,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加快科技自立自強,高水平建設科技強省,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提供堅實科技支撐。
現場聆聽宣講后,省司法廳副廳長、省監獄管理局局長張明強表示,將在全面學習、深化理解、貫徹落實上下功夫,用好改革這個重要法寶,加快推進監獄安全防范、執法辦案、教育改造、從嚴治黨、執法監督等體系建設,更好發揮監獄在法治江蘇建設中的作用。
會場外,大家在研究問題中“深學”,在解答問題中“篤用”。
“這既是一次全面解讀,又是一次精準輔導。”常熟市委書記周勤第表示,將在全市范圍內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高標準開展學習研討、專題培訓、宣傳宣講等活動,組建專班逐條逐項研究全會部署,把全會精神學習領會透。同時,要把市情民意了解透,摸清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卡點、難點問題,進一步加強改革謀劃,為改革先行先試做準備。
當前,全省上下發力“加快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誠邁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16年專注于智能互聯與操作系統技術研發的民營企業,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繼平一直在思考,科創型企業如何參與其中、有更大作為?
7月29日下午4點,當中央宣講團一行走訪企業時,王繼平提出這個縈繞心頭的問題。唐方裕說,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關鍵是要做好創新驅動這篇大文章。企業應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機遇,知己知彼抓創新,持續不斷抓創新。要高度重視青年創新人才培養,大力營造鼓勵創新創業的濃厚氛圍。“只要找準創新課題心無旁騖攻克難關,就一定能夠創造出越來越多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佳績。”
“從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民營經濟發展的動力不斷增強。”王繼平表示,將以此次宣講為契機,加強操作系統和信創領域研發,以更加堅定的信心為發展新質生產力貢獻力量。
一場凝心聚力的動員
7月30日上午9點40分,東南大學九龍湖校區一間會議室內,30多名師生和宣講團成員圍坐在一起,一場互動宣講正在進行。
“《決定》對優化高校學科、專業設置作出部署,我們步子如何邁”“如何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激發青年科技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中國改革將為世界帶來哪些機遇”……面對現場師生的熱烈提問,唐方裕以深入淺出的解讀、生動鮮活的案例、直觀翔實的數據、提氣鼓勁的話語,一一解答。
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梁樂說,與宣講團面對面交流,讓大家對全會精神的把握更全面,對全會提出的新思想、新觀點、新部署和新要求的理解更深刻,也對發展的信心更堅定、思路更清晰、方向更明確。他將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積極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在其從事的6G研究領域篤行不怠。
思想在宣講中升華,共識在宣講中凝聚。
聆聽宣講團的講述,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研究生張恒再次深刻感受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偉大成就。他表示,將積極主動把個人發展和國家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潛心學術科研,服務發展大局,努力帶動更多青年不斷奮斗。
來到紫金山實驗室,宣講團一行參觀了解最新科研進展,與科研人員交流探討。唐方裕告訴大家,“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作為專門一條寫入《決定》,分量很重,“要吃透改革要求,強化改革責任,保持改革韌勁,鍥而不舍、久久為功,積小勝為大勝,真正解決問題、見到實效。”
這番話,讓在場的科研工作者深受鼓舞和啟發。“道不可坐論,理不能空談。”紫金山實驗室青年科研工作者張藝堅定地表示,將拿出“拼”的精神、“闖”的勁頭、“實”的作風,努力突破移動通信領域核心技術難題,助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記者 倪方方 胡蘭蘭 陳珺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