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楹聯應具備“意韻工新”
“看到2025長三角‘超級環線’高鐵掛春聯征聯活動,覺得身為一名楹聯愛好者,應當義不容辭地參與,為家鄉安徽撰寫幾副春聯增添一份喜氣。”楹聯投稿者邵俊強對江南時報記者說。
邵俊強介紹,此次他為安徽合肥南站、廬江西站、池州站、九華山站分別創作了楹聯。這幾座城市他曾多次前往,所以寫起來得心應手。
其中,他為九華山高鐵站創作的楹聯為:“高鐵連三界,仙佛同迎祥瑞到;祥光耀萬程,山川共慶福音傳。”上聯“高鐵連三界,仙佛同迎祥瑞到”,起筆便將“高鐵”這一現代交通樞紐的象征,與九華山所蘊含的“三界”概念相連接。下聯“祥光耀萬程,山川共慶福音傳”,“祥光”承接上聯的“祥瑞”,進一步渲染出一種光明祥和的氛圍。這祥光不僅籠罩著高鐵站,更隨著高鐵線路延伸向萬里之遙。
“高鐵馳來,贈千年古韻,周瑜風采今猶在;春風拂處,描百里新圖,文翁教化永流芳。”這是邵俊強為廬江西站撰寫的楹聯。他介紹,這副聯運用了兩個歷史人物典故,巧妙地將廬江西站的現代交通樞紐地位與當地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相結合,宛如一幅徐徐展開的歷史與現代交織的長卷。“高鐵”與“春風”,一為現代科技之代表,一為自然生機之象征,二者相互呼應,共同構建起連接過去與現在、傳統與現代的橋梁。周瑜的風采與文翁的教化,猶如兩顆璀璨的星辰,鑲嵌在廬江的歷史天空,在高鐵時代的春風吹拂下,愈發閃耀奪目。這32個字不僅是一副春聯,更是廬江在新時代蓬勃發展的生動寫照,蘊含著廬江人民對過去的自豪與緬懷,對未來的憧憬與信心。
邵俊強從事楹聯創作已有十年,其間他創作了很多楹聯,也寫了很多與楹聯有關的文章。他認為,作為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楹聯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流傳千年。一副好的楹聯,應具備“意、韻、工、新”四大要素——立意賦予楹聯內涵與深度,韻律使其富有音樂美感,對仗彰顯其形式之美與漢語的精妙,創新則為楹聯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這四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一副好楹聯的標準。
對于此次高鐵掛春聯活動,邵俊強表示:“這是傳統文化傳承方式的創新,將楹聯文化與現代高鐵交通相融合,讓春聯隨著高鐵‘跑’起來,使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和了解楹聯文化,既增強了公眾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興趣,也為傳統文化的傳承開辟了新途徑。高鐵這一交通工具成為文化交流的橋梁,也有助于打破地域限制,加強長三角地區不同城市之間的文化互動與認同,推動區域文化的協同發展。”
(江南時報記者 張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