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蛇”躍然紙上 “獻福”蓄勢待發
在即將到來的蛇年新春,一幅彰顯蛇年喜慶吉祥氛圍的版畫《靈蛇獻福舞凌空》將在上海虹橋高鐵站點與廣大旅客見面。整幅作品以中國過年常用的大紅色勾勒輪廓,以細密的線條呈現了上海虹橋站、生肖蛇、“福”字等元素,新年的溫馨、祥和之氣躍然紙上。
《靈蛇獻福舞凌空》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業版畫研究院研究員、上海美術家協會版畫藝術委員會委員徐增英創作,他曾多次獲全國美展優秀獎、提名獎,以及上海美術大展白玉蘭美術獎、上海文藝創作優品獎等。
對于表現虹橋火車站題材的版畫,徐增英有一定的積累。七年前,他創作的木刻版畫《上海虹橋火車站》被上海圖書館收藏。而在本次《靈蛇獻福舞凌空》版畫創作中,背景中的上海虹橋火車站正是運用了七年前那張作品的元素。作品上方兩條靈蛇口銜金玉,蜿蜒曲折呈現行書“福”字造型,點明了作品主題“靈蛇獻福舞凌空”,細看靈蛇紋理,是簡化的上海四大地標建筑——東方明珠、上海中心大廈、環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廈。在前景呈現中,徐增英選擇了距離上海虹橋火車站不遠,由SOHO中國委托伊拉克裔英國建筑師、普利茲克建筑獎獲得者扎哈·哈迪德設計的上海新晉網紅打卡地標建筑“凌空SOHO”。“作品以鳥瞰視角呈現外形酷似巨型高鐵的‘凌空SOHO’,仿佛蓄勢待發,駛向美好的未來。”徐增英說。
在版畫創作中,徐增英慣用細密的線條去呈現宏大敘事,《靈蛇獻福舞凌空》也是如此。徐增英告訴記者,所謂“知白守黑”,現階段創作經常用細密線條去呈現宏大敘事,也許是對傳統“大黑白”版畫形式的反思。“至簡至繁都是藝術作品外在的形式,在情感和精神層面的表達其實都是殊途同歸的。”
版畫作為一種傳統藝術,迄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古老的藝術如何在當代保持生命力?徐增英認為,當代依然有眾多中外版畫家運用這一媒介進行創作。如此悠長的歷史告訴我們,版畫是很適合承載和表達我們人類情感和精神的媒介。“我想只要人類現有的生物屬性不被AI、高科技等異化,只要有血有肉的碳基人類生命不被改變能夠存續,這種藝術形式也將一直存續下去。作品的當代與否不在于藝術家運用的媒介是否新舊,而在于藝術家的思想感情能否與當代連接,用最擅長的媒介把當下的生命情感呈現出來,這是當代藝術家的核心命題。”
在2025長三角“超級環線”高鐵掛春聯暨“金舞銀蛇”生肖版畫賀新春活動中,將有多幅名家創作的版畫同時展示于長三角環線高鐵站點。“此舉在全國是首創,這次活動把優秀的藝術家、藝術作品送到老百姓身邊,既豐富了大眾的精神生活,也推動了藝術創作。激發藝術家的創作走出‘象牙塔’融入當代生活,反映現實,創作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接地氣的藝術作品,踐行‘為人民的藝術’。”徐增英表示,希望此次活動圓滿成功,未來成為可以延續的優秀藝術品牌。
(江南時報記者 張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