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 溧陽市司法局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深挖本地文化,厚植法治沃土,精準施策、靶向發力,深入實施全民普法“四大工程”,用法治守護群眾的高品質生活。日前,該市獲評2016-2021年全國依法治理創建活動先進單位。
實施“責任驅動”工程,構建齊抓共管新格局。以頂格化推動明確硬要求。把法治宣傳教育作為各級黨政“一把手”工程,構建有54家單位參與的普法聯盟,市委、市政府專門印發普法五年規劃,市人大、市政協定期聽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匯報。以清單化推進落實硬責任。建立普法成員單位普法責任清單、重要工作提示單、重點任務督辦單和普法責任評價書“三單一書”制度,組織普法責任制履職評議,擰緊真抓實干責任鏈條。以精準化督導實現硬約束。簽訂法治建設責任書,法治建設履職情況列入年終“述法”內容,將法治宣傳教育納入黨政綜合目標、綜治工作目標、文明創建目標考核內容,做到軟件硬抓、虛事實辦,不斷深化黨委領導、政府實施、人大政協監督、各部門協調配合、齊抓共管的大普法格局。
實施“精準滴灌”工程,掀起全民學法新熱潮。堅持“頭雁領學”。首創領導干部集體學法“四位一體”考核制度,將民法典等法律法規列為新任領導干部、執法人員考試的重要內容,并作為公務員初任培訓班、青干班的重點課程;聚焦“法潤青苗”。以課堂為主渠道、校園為主陣地,開展法律知識競賽、法治手抄報、模擬法庭等活動300余場次,普及中小學生8萬余人次,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握“關鍵環節”。緊扣營商環境、鄉村振興、疫情防控等重點工作,有針對性地為群眾送去400余場聽得進、聽得懂、用得上的普法宣傳和服務。
實施“文化提升”工程,開創普法宣傳新路徑。培育法治文化IP。設計“法治溧陽”Logo、吉祥物形象,在全國首開法治訪談類節目《我是法治代言人》,原創《民法典頌·三字歌》《孟郊斷案》等法治動漫(微電影)37部,其中微電影《堅守》在司法部微博、微信展播;構建智慧普法矩陣。建成數字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在有線電視、“自在溧陽”App開設“法治”專欄,創辦各類普法微信微博公眾號等新型載體92個、法潤民生微信群227個,提供“指尖上”的微學法;打造文化陣地集群。建成企業刑事風險防范中心、天目湖國家濕地公園科普館、家規家訓教育館等一批具有地域、行業特色的陣地,形成“覆蓋城鄉、便捷民眾、功能多樣”的法治文化陣地輻射圈,創成省級“法治文化建設示范點”7家。
實施“普治并舉”工程,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擴大“百姓議事堂”品牌效應。聚焦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評,結合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全國首批鄉村治理示范縣等八大國家試點任務綜合發力,首創“百姓議事堂”獲評中國社會治理創新獎、首屆長三角地區基層依法治理十大優秀案例,八字橋村、慶豐村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創新非訴訟糾紛解決平臺。深度融合普法、公證、律師、行政復議等非訴方式,一體推進市公共法律服務非訴中心及法院非訴分中心實體高效運行。近年來,累計化解矛盾糾紛32600余起。2020年,溧陽市醫調委獲評“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委員會”;助力生態環境法治保護。將生態環境保護納入法治化的軌道,建立健全環保聯動執法制度,加強環保領域風險隱患排查化解。在常州率先推動出臺《常州市天目湖保護條例》,完善天目湖生態環境法治保護機制。
(史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