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記者 錢月明)2023年11月23日至2024年2月8日,江蘇法院在全省開展“小標的 大民生”專項執行行動,聚焦追索農民工工資、其他勞動報酬、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損害賠償、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工傷賠償等“涉民生案件”和申請執行標的額在10萬元以下的“小標的案件”,力爭最大限度推動“涉民生”和“小標的”案件執行到位,及時為勝訴當事人兌現“真金白銀”,努力把人民群眾的“需求賬單”轉變為“幸福清單”。
2月29日,省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省法院執行局局長朱嶸向記者介紹,專項行動期間,全省法院共執結涉民生及其他小標的(10萬元以下)案件93836件,為勝訴當事人兌現執行款16.69億元。其中涉民生案件17087件,執行到位4.18億元,包括農民工工資1.05億元,其他勞動報酬1.38億元,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8714萬元,工傷賠償5416萬元,贍養費、撫育費、扶養費、撫恤金2854萬元,醫療損害賠償526萬元。
朱嶸表示,全省法院秉持“如我在執”的為民情懷,高強度采取強制措施,高效率兌現勝訴權益,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推動專項行動見真章出實效。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省法院共開展大規模集中執行828次,出動干警1.57萬人次,共拘留被執行人1628人,搜查3513次,罰款204.7萬元,當場執行到位9800余萬元,促使2374件案件履行完畢或達成執行和解。泰州高港法院設立專門團隊作為“護薪使者”,對涉民生執行案件實行團隊包案制度,一抓到底,執結一件銷案一件。南京法院以升級執行指揮中心“854”模式3.0版為抓手,提高案件辦理效率,專項行動范圍案件的結案周期僅37.4天。
此外,全省法院積極爭取地方政府資金支持,協調民政部門、社會組織開展社會救助,形成立體化、多方位、多渠道的救助體系。專項行動期間,對生活困難且債務人確無履行能力的涉民生案件申請執行人,全省法院共司法救助1653人次,發放司法救助金2714.5萬元,有效緩解了人民群眾的燃眉之急。
“今年,‘小標的 大民生’專項執行行動已被列入‘2024年度全省政法惠民十件實事’,是法院系統入選的兩個項目之一。”朱嶸表示,下一步,江蘇法院將繼續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始終秉持“小案不小看,小案不小辦”的執行理念,將“小標的 大民生”專項執行行動由短期的階段性工作轉為長期的常態化工作,堅持立案、執行、兌付“三個優先”,做到保全、查控、協調“三個主動”,注重處置、公開、救助“三個盡快”,保持“五個一”活動開展的高頻次,以順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工作舉措,及時兌現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在每一件看似普通的“小標的”案件中,努力辦出為人民服務、為人民司法的“大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