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市惠山區陽山水蜜桃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也是鄉村振興的“金色名片”。惠山區緊盯桃農法治需求、地理標志保護和鄉村法治建設要求,推動法治服務與基層治理融合共建,讓“法潤桃鄉”“法暖桃農”成為蜜桃之鄉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常態普法,直抵田間地頭。開展“法潤桃鄉·桃源行”普法活動,編寫《致廣大桃農朋友的一封信》,選取典型案例到桃園巡回審判,組織桃農現場旁聽。依托“檢察護企”“檢護民生”專項活動,開展“法治進桃園、進市場、進家庭”系列宣講,面對面為桃農解決涉法難題。推出全民反詐宣防創意品牌“反詐桃桃”,從1.0版本迭代至“保衛蜜桃”4.0版本,持續加強反詐產品供給,“桃sir”IP形象深入人心。推進“法潤鄉村·公共法律服務村居行”活動,設立“司法惠農工作室”,由人民調解員、法援律師、法律服務工作者向桃農提供法律服務。
全鏈保護,擦亮金字招牌。成立“陽山”水蜜桃地理標志保護基地、“法官驛站”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聯系點和“陽山”水蜜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區政法各機關與區市監局、陽山鎮共同簽訂“陽山”水蜜桃全鏈條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協議,完善府院信息共享、協調配合、監督制約等機制,圍繞與蜜桃經濟相關的品牌建設、鄉村旅游、電商經濟等內容,推進商標使用、桃箱印刷、廣告交易等生產經營行為監督預防,持續開展集中打假行動,推動“陽山”水蜜桃品牌保護“內發于農”“外護于法”。
果斷亮劍,嚴懲侵權行為。針對蜜桃上市時發生的商標侵權案件,創新作出知識產權訴前行為保全裁定,從接受申請到停止侵權不到24小時。2022年以來,區法院受理涉“陽山”水蜜桃地理標志案件11件,判賠金額40余萬元。區檢察院組建專業化辦案團隊,對冒用商標的種植基地發起公益訴訟,拆除侵權廣告、下架虛假鏈接。對直播售假發起檢察監督,推動平臺“白名單”審核,讓消費者“火眼金睛”辨真偽。惠山公安分局優化“小案快破”模式,加大偷桃犯罪偵破力度,守護桃農“錢袋子”。
解紛紓困,溫暖桃農心懷。設立“法官驛站﹢法潤桃鄉·社區行”工作聯系點,定期選派資深法官駐點調解。成立以省人大代表、桃農吳曉波名字命名的“吳曉波調解工作室”,實現“專業+行業”聯調。深耕“田間警務”,組織民輔警進村入戶,持續織密桃林周邊巡防網,讓桃農種桃摘桃賣桃時時安心。開展“一所一品”特色調解品牌活動,打造“惠陽公益法律服務工作室”,為廣大桃農提供法律援助。組織“法律明白人”“三官一律”、村(社區)法律顧問深入開展“援法議事村村行”活動,為桃農送上務實有用的法律幫扶。
賦能治理,助力桃鄉煥新。區法院精心打造“法潤桃鄉”特色品牌,依托“法官驛站+”,推出“企業行”“社區行”“桃源行”等多個子品牌,獲評全省法院優秀人民法庭品牌。區司法局在桃源村試點“一組兩隊”治理模式,將黨小組建到村(社區),組建“老娘舅調解隊伍”“微自治管理隊伍”,桃源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桃花源里的善治“密碼”》入選“長三角基層依法治理十大優秀案例”。依托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活動,積極打造桃園村馮巷民法典公園、山南頭法治文化特色園、尹城村黨建+法治雙主題公園等特色法治文化陣地,助力法治桃鄉建設。
(金語 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