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林
撥開一叢叢的荊棘,翻過一道道山梁,一陣陣銀鈴般的嬉笑聲從飄著薄霧的峽谷間傳來。我循聲而去,一條小溪置在我的面前。溪水緩緩地隨山體向下而行。我立在溪邊,望著溪水,若有所思,若有所喜。晶瑩透亮的溪水,讓我不禁想到了“白”與“水”的組合體,一個(gè)“泉”字,太奇妙了,真是太奇妙了。
我抬頭仰視,山體蒼翠欲滴,空氣潤(rùn)朗。不知小溪的源頭在哪里,只知小溪從石間來,從疊嶂的山巒林海中來。也不知小溪要到哪里去,只知小溪一路歡歌、一路笑語(yǔ),沿著山坡向西跳躍而不安分地悠悠流淌著……
溪邊小草嬌嫩,不知是薄霧的凝結(jié),還是水質(zhì)清洌的小溪的頑皮,小草尖上掛著晶瑩的水珠兒。我在小溪邊慢慢地蹲下身,用手捋著嫩綠的小草,晶瑩的水珠兒沁潤(rùn)我的手掌,乃至于我的心。此刻,我除了聽到溪水的嬉笑外,依稀聽到了另一種妙音,如同莊子所說的“天籟”,只一瞬間便充塞了我的腦際。我環(huán)顧四周,側(cè)耳傾聽——這不絕如縷,若歌,像嘆息,如反思的音……我疑心是從天上來。不!分明是從山體里,從溪水的歡笑背后,從小草的心里悠悠而來,仿佛山體中因孕育著一種新的生命而在放歌,仿佛溪水裹著時(shí)間的衣衫在反思,在嘆息,嘆息光陰的逝去,仿佛小草的心正在釋放著一陣陣無法表述的感激。這種音是何等的絕妙啊!沒有一顆空靈的心如何能感應(yīng)?
小溪時(shí)而平緩,時(shí)而奔放。我輕輕地俯下身,掬一捧小溪水,溪水頑皮地從指縫間流出,宛若一根細(xì)軟的綢帶,一端融入溪流,一端通過我的手滲入我的血液。此刻,我感覺到了我的脈搏與小溪的跳動(dòng)是那么和諧,心靈的感應(yīng)是那么相通,且有一股無法言喻的靈氣從融入溪水的那一端注入到我的心頭。頃刻間,我的心也變得透亮起來。
這時(shí),一個(gè)陌生的游客不知什么時(shí)候站在我的身旁說:“好清好清的水呀!像自來水。”我扭頭看了一眼,搖了搖頭說:“不,不能這么說。”“怎么不能?自來水未必有這么清。”“嗯,說對(duì)了一點(diǎn)。其實(shí)啊,自來水是怯生生的城里人,她穿行于城市樓臺(tái)之間,哪見過這等世面?哪有這等自由自在?你看這溪水,暫不說其澄清透明,就是這水質(zhì),純天然的!這可是集日月之精華,天地之靈氣,在這山中修煉而出的。你說,自來水能跟這溪水比嗎?”游客笑著說:“你太喜歡山水了。不過,你說得倒也是。”游客的笑很美,就像那溪水一樣地令人心醉。
是的,我的確很喜愛山水。子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我既不是仁者,也不是智者,但我懂得山有道德定力,水有智慧活力,山有堅(jiān)硬的脊梁,水有深廣的閱歷,山水組合便是一種絕對(duì)靈秀。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一方山石鑄造一方魂。山有多高,水有多深,山因水青,水因山秀……懂得了山水的內(nèi)涵,誰又不愛山,不愛水呢?誰又不愿走近山,走近水呢?
望著我面前歡唱的小溪,我理喻了她的靈性,更感到了山能流出靈性的溪水,其實(shí)人的心也能。人心中的溪水是有情的,她若流淌時(shí),一不小心便會(huì)灑你滿懷。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心中流出的清泉,在他們的手里不僅成了詩(shī),還成了歌,成了散文。而此刻,我的心中正汩汩地流瀉著一股股清泉,是溪水賦予了我靈性的清泉,可她到了我的手里能成為詩(shī),成為歌,抑或成為散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