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地方,有一棵古銀杏樹是幸運的。尤其在江南水鄉,一棵古銀杏樹,便是一個歷史坐標。
比如,位于昆山淀山湖鎮的那棵古銀杏樹,飽經風霜的身軀寫滿了年輪,飄落的葉子上布滿了歲月的皺紋。“誰憐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1700多年來,這棵銀杏樹堅強地信守著當初主人種下它時許下的那一份祈福心愿。
江南水鄉的古銀杏皆與觀、寺結緣,銀杏樹故有菩提樹、圣樹 、佛指甲等別稱。淀山湖的這棵古銀杏也不例外,此樹當年原與當地一座名為福嚴寺所伴。
據陳元模在《凇南志》中記載:“福嚴禪寺,在磧墺塘西,相傳建自吳大帝赤烏年間。宋祥符中敕賜寺額,宋南渡后重修。殿堂上書吳郡守孫汝權同妻錢玉蓮喜舍?!币蛩伦湓诘砩胶吷系拇儔ゴ宓木壒?,當地人把福嚴寺亦稱磧墺寺。
如今此寺雖無痕跡,但因為這棵樹,關于寺的傳奇至今留傳。相傳福嚴寺始建于東漢末年,為三國時期孫權親自所建,占地3000多畝,有房屋5048間,具有王家寺廟的特點,是中國宗教歷史上最早的寺廟之一。
而此樹為孫權之母所栽,距今已有1700多年。當年,她曾在這小廟里吃過一頓齋飯,喝過一碗甘泉,并親自栽下這棵銀杏樹祈愿祝福。2004年8月,這棵銀杏樹在江蘇省首次公布全省古樹名木名錄時,宣布為全省最老的壽星。
“姿如鳳舞云千霄,氣如龍蟠棲巖谷。盤根錯節幾經秋,欲考年輪空躑躅”。
這棵銀杏樹無疑已成了淀山湖鎮獨特的歷史文化地標。每到這個季節,很多人專程參觀這棵千年銀杏,感受它的美麗和滄桑。
據淀山湖鎮旅游公司總經理牛冰冰介紹,鎮里正在規劃,圍繞古銀杏獨有的歷史文脈,深入挖掘淀山湖鎮歷史,利用周邊的配套設施,深入發展文旅融合創新點位,以建設古銀杏博物館為契機,打造古銀杏文化IP。(江南時報行走江南工作室袁福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