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李多寬先生的書法享譽全國,不僅在全國成功地舉辦了多場個人書法作品展,而且得到了全國諸多著名的書法家、文化學者的高度肯定,這在不熟悉他的人看來似乎有點突然,不過了解他的人會知道,這是他熱愛書法、學習書法、思考書法40余年來的厚積薄發,是他將人生融入到書法之中的藝術表達。幾十年來他始終沒有放棄手中的這支毛筆,這支筆伴隨著他求學、工作、走南闖北,滲透著他的喜怒哀樂和不斷成長的歷程。他的成功是書法與文化、書法與人生、書法與社會責任在當下書壇崇尚技巧、形式之外所樹立的一個嶄新的范式。李先生擅長多種書體,然其最具個人面貌者為小楷。其小楷不僅具有技法上的純熟,與專業書家相比絲毫不遜色,在結體、章法、風格上也獨具個人面貌,而且在品格、格調、氣息等方面都要高出同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取法高古。在書法的取法上古雅是書法品格的重要因素,但是并不是越古越好,首先要高然后才求其古,李多寬的書法取之魏唐之間,這在當下是比較少見的。他的楷書既有魏楷的稚拙、古雅,又有唐楷的法度和規矩,在點畫的轉折間沒有當下學魏碑者的野、丑、怪,也沒有唐楷的技、俗、甜,在純熟的運筆之間,常常以方筆的收、起支撐字的骨架,以規范、勻稱的結體確立作品雅逸的審美品格,所以很有特色,辨識度頗高,漸具個人風格。
二是氣息純正。書法的第一要務是氣息,氣息的高下直接取決于作品格調的高下,氣息和書法的取法、點畫、章法息息相關,當然更與作者有關。李先生的作品氣息純正、高雅,既沒有當下“炫技”的匠氣,也沒有不通筆墨的江湖之氣,在日漸純熟的技法之下透出一股書卷、高雅之氣,這是其作品的可貴之處。中國文化中的“望氣”一說是很有價值的,看似很玄,其實是真實不虛的,也是世間萬物本質精神的隱現。
三是修養深厚。書法歸根結底是書的人,法的天地萬物。它和其它藝術相比是裸性的,他很少遮掩和裝飾,所以他最能反映創作主體人的精神風貌,什么樣的人就寫什么樣的書法,而且沒有遮掩直指心靈。李先生的書法所表現出的獨特價值,與其說是其幾十年筆耕不輟的藝術實踐,不如說是他綜合人生修養通過藝術這種形式的表達。他受過良好的基礎教育,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坎坷的人生歷煉、優秀的領導才能,這些不僅是他書法具有獨特個性、深度和厚度的藝術來源,也反映出書法這種藝術的獨特魅力。
中國書法經過40年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依然很突出,其重要的原因是書法作品的深度不夠,這個深度其實質就是人的深度、人性思考的深度,就是技法和形式之外的精神世界。因為書法是中國文化最核心的代表,他是以書寫的形式,傳達書寫者整體人的思想狀態,也就是這個人的精神、品格、追求、境界,總之是書寫者人生的藝術反映。李多寬先生畢業于北京大學歷史系,良好的高度教育,幾十年領導崗位上的歷練,風風雨雨的成長歷程都能物化在書法的點畫線條之中,而以藝術精神所呈現,造就了他藝術人生的厚度和深度,這是書法文化的真正歸屬,也是書法最高價值的深度體現。書法的希望,不在書法的專業和技法程度的高低,而是書寫者的人生,是書家投入波瀾壯闊的歷史時代的所思、所想、所為,以及對人生終結價值的關懷。
(作者衡正安,第十一屆全國文代會代表。江蘇省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江蘇省委宣傳部首批紫金文化藝術英才。現工作于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秘書長。一級美術師。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言恭達文化基金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