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的煩惱:“房子事傷神”
□ 邵川
林昌庚與父親林散之在南京林業大學二村(1987年)
中央路117號拆遷前林散之寓所(1987年2月郭建拍攝)
林散之老人于1963年初從江浦搬來南京市區,居住在中央路117號一幢歐式的兩層樓房內(此樓原為沈醉公館)。從無錫來的國畫家錢松喦住樓上,林散之住樓下。此樓坐西朝東,面向中央路,院內樹木遮陰,又靠近玄武湖,林老很滿意,于是他作了一聯:“心向丹丘,時深林屋;門臨玄武,豈亞錢塘。”這可是他內心向往的神仙之境呀!不久他又作一聯于門上:“樓上是誰?錢郎詩句;個中有我,林逋梅花。”
剛安居三年多,就遭到“文革”和夫人病故的沉重打擊,林老被迫到處流浪,一直到1979年7月才重新回到中央路117號故居。滿以為這一次可以在此安居,終其天年了,待到1986年,林老90歲時,意料不到的事件又使老人陡增煩惱:“房子事傷神”!
117號左側有一排民居平房,某省級單位想把這排平房拆掉,蓋一幢五層的宿舍樓,而且117號寓所院內有一大塊空地,又是門朝中央路的,于是他們看上了這塊地,決定拆除掉。林老不愿離開此地,又不想為搬家之事而傷腦筋,用筆在紙上寫道:“上午房管所來人談房子事,我已對他表示:不搬!”林老的態度是堅決的,但是想來想去,無奈之下還是提筆寫了一封信給市委某領導提出保留這所住宅的請求。信云:
……茲有一事相煩,最近鼓樓房管所要拆我住房,強我搬家。敝人年已九十,風燭殘年,為何還要這樣待我?
介(解)放數十年來,一直蒙黨和政府深切關懷、照顧,能否請關心一下此事,讓我能在原住地安住安度短暫余年。謹此敬頌,公綏!林散之八六年十二月廿六日。
原信是寫在上海朵云軒的信箋上,由林老次子林昌庚復印留存下來,目前僅見其后頁。由于少數有關干部推說拆房問題已經上級批準,下了紅頭文件,不好再改變了,林老不得已于1987年2月23日,隨兒子林昌庚遷至南京林業大學二村24幢15號居住。
最后只剩下錢松喦女兒錢心梅一個人住在樓上,她對筆者說:“因為那個地方,樓下住的是林老,樓上是我父親住的,住了27年了,將來完全有可能把那兒修成一個紀念館,所以我們不同意。不久,樓下住進了一批拆遷的工人,整天鬧得不得安寧,我也只好于1987年9月搬走了。”
2023年3月18日,櫻花盛開之時,筆者來到南京林業大學,在南林大高捍東先生和陸曉燕女士的陪同下,我們尋訪到林老曾經居住過的二村24幢15號,仿佛看到了林老在此伏案作書時的情景,并拍下照片留著紀念。
林散之筆談“房子事傷神”,選自《林散之·海尚藝術首展》
1986年12月26日林散之寫給市委某領導信函復印件
林散之于南林大書唐詩二首(198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