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入行三年的客服經理,三尺柜臺就是我的“主戰場”,更是與客戶心貼心的橋梁。日復一日的業務操作中,我始終提醒自己:每一筆業務背后,都是客戶的信任。
上周一的上午,兩位神色焦急的阿姨把匯款單遞進窗口。單據上赫然寫著“法律服務費2000元”,收款方為某法律咨詢公司。接過匯款單時,我注意到公司名稱中帶有“咨詢”字樣,便多問了一句:“阿姨是要委托律師辦案嗎?”
其中一位阿姨掏出手機,展示微信窗口里的聊天記錄:“對方說交錢能優先處理案子,還能代寫訴訟材料。”
聽到“優先處理”“代寫材料”等關鍵詞,我立即警覺這很可能是不具備律師執業資格的中介機構。
我馬上請來運營主管共同核實。通過我行工商信息查詢系統調取收款公司信息,確認其經營范圍僅為法律咨詢,無代理訴訟資質。運營主管用案例圖冊向阿姨解釋:“這類公司收費后往往拖延辦事,去年有位客戶就被騙走了1萬材料費。”
見阿姨仍猶豫,我們同時和他說明正規法律援助不收取前期費用。最終阿姨放棄了向這個公司匯款,并表示會選擇正規的律師事務所追回其債務,走時還向我們連連道謝。
客服經理不僅是業務操作者,更是客戶資金安全的“守門人”。那些看似繁瑣的核實步驟、多問的一句“為什么”,或許就是守護客戶錢袋子的最后一道防線。這起案例讓我更加認識到,柜臺的每一筆業務都是風險防控的“前哨站”。當我們多問一句、多查一步、多勸一刻,或許就能為客戶守住辛苦積攢的血汗錢。未來,我將繼續練就“火眼金睛”,讓專業成為溫暖服務的最硬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