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五月,像被打翻了的調(diào)色盤,綠意盎然間點綴著星星點點的紫紅。那是桑果成熟的季節(jié),空氣中都彌漫著清甜的果香。每每想起小時候在桑樹林里的 “甜蜜冒險”,嘴角總會自覺又不自覺地上揚。
七十年代初,農(nóng)村家庭條件大多數(shù)都不好,我們這些剛上小學(xué)的小屁孩都沒有零花錢買零食,桑果就成了我們最愛的天然美味。放學(xué)后,幾個小伙伴背著破舊的書包,一路小跑著奔向村頭那片茂密的桑樹林。遠遠望去,桑樹像一個個綠色的大傘,葉子間藏著一串串誘人的桑果,有青綠的,有淡紅的,還有熟透了的紫黑色,在陽光的照耀下,仿佛一顆顆晶瑩剔透的寶石。
我們像一群歡快的小猴子,迫不及待地鉆進桑樹林。腳下的泥土松軟的,還帶著青草的芬芳。桑樹的枝條輕輕拂過臉頰,癢癢的。“哇!這里有好多又大又紫的!” 小胖眼尖,率先發(fā)現(xiàn)了 “寶藏”,興奮地大喊起來。大家立刻圍攏過去,踮起腳尖,伸長手臂,小心翼翼地采摘著桑果。熟透的桑果十分嬌嫩,稍一用力就會破掉,汁水沾滿手指,把指甲都染成了紫紅色。
采摘桑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桑果長在高高的枝頭,我們就疊羅漢,一個踩著一個的肩膀,搖搖晃晃地去伸手采摘。“穩(wěn)住!穩(wěn)住!”“再高點!再高點!” 大家一邊喊著,一邊努力保持平衡。有時候重心不穩(wěn),“嘩啦” 一聲,幾個人摔作一團,惹得大家哈哈大笑。還有些桑果藏在茂密的葉子后面,這些桑果往往長得既大又甜,我們就得撥開層層葉子,像尋寶一樣仔細尋找。結(jié)果常常被葉子上的小毛毛蟲嚇得尖叫著跳開,卻又舍不得放棄那誘人的桑果,壯著膽子再回去采摘,心一慌往往會在采桑果時不小心把桑葉也摘了下來。我們生怕被生產(chǎn)隊的管家逮到了,被教訓(xùn)一頓是小事,甚至有時還會被揍,最怕的是被爸爸媽媽知道,回家后肯定還要被罵得夠嗆!
采摘累了,我們就坐在樹下休息,大口大口地吃著桑果。那味道,甜甜的,還帶著一絲淡淡的酸味,讓人回味無窮。不一會兒,大家的嘴巴、牙齒、舌頭都變成了紫紅色,活像一群 “小猴子”。互相看著對方滑稽的神態(tài),又笑作一團。調(diào)皮的小明還故意把桑果汁抹在臉上,扮成 “大花臉”,逗得我們笑得直不起腰。
有一次,我們幾個小伙伴又聚集在學(xué)校附近的桑樹林里采摘桑果,大家都沉浸在邊摘邊吃的歡樂之中。突然,不知誰喊了一聲:“不好!生產(chǎn)隊的管家老頭來了!” 大家立刻慌了神,像受驚的小兔子一樣,撒腿就跑。書包帶子散開了也顧不上系,鞋子跑掉了也來不及撿。我們在桑樹林里東躲西藏,大氣都不敢出。管家人在后面直喊:“小兔崽仔別跑!別跑!” 可我們哪里敢停,生怕被抓住要挨罵。等管家人走了,我們才悄悄地從藏身之處鉆出來,一個個灰頭土臉的,卻又忍不住為剛才驚險刺激的 “逃亡” 而竊喜。
八十年代初,農(nóng)村土地改革承包經(jīng)營責(zé)任制落實,村里集體的桑樹林劃歸每個農(nóng)戶家庭所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與養(yǎng)蠶價值的變化,桑樹越來越少,采桑果也成了文旅項目里一種奢侈的體驗。現(xiàn)在,偶爾在市場上看到賣桑果的,雖然個頭更大、顏色更鮮艷,卻再也吃不出小時候那種甜蜜的味道。那些在桑樹林里采摘桑果的日子,那些和小伙伴們一起歡笑、冒險的時光,成了我童年最珍貴、最美好的回憶。每當(dāng)想起,心里就像打翻了蜜罐,滿滿的都是幸福和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