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追憶——紀念母親誕辰100周年
      2025-05-19 10:37:00  來源:江南時報  作者:楊海泉  
      1
      聽新聞

        1925年07月05日(農歷閏五月十五日),一個健健康康的女嬰兒在浙江省杭州市望江門外一家經營雨傘店鋪的杜姓家庭里嗷嗷問世了,她就是后來我們五個孩子的母親——楊菊珍。今年是她老人家100周年華誕,我們懷念她,紀念她,追憶她,說不盡的感恩,道不完的眷念。在此,權作小詩一首,獻給天堂里的母親:斗轉星移月缺圓,慈母西行十三年。天公悲憫暗垂淚,子孫祭奠涕流漣。音容笑貌今猶在,地隔天重難牽線。楊柳依依情思思,輕飏靈山顯妣仙。雖然陰陽兩隔,但是母親每年總會有幾次悄無聲息地出現在我的夢境里,一切是那么的真真切切,恍如昨天。是的,母親沒有遠去,她在天堂里看著我們,永遠護佑著自己的子孫們,正像我們永遠緬懷著她,祈禱著她在天堂里康樂平安每一天一樣!

        2012年1月4日的黃昏,是我們一大家子人最最悲痛欲絕的黃昏,因為含辛茹苦一生的母親,無論我們這些子女們如何悲天愴地哭叫、呼喊,她永遠地閉上了那雙慈祥而又嚴厲的眼睛。在我們的老家,像母親這樣高壽駕鶴仙去應該屬于“順時”的了,但是,對于憋足了勁要讓母親在這個世界上再走走看看三五年乃至更長時間的我們這些子女們,一時卻無法接受眼前這個現實。

        哭別母親!我們既為母親坎坷磨難的生世噓唏不已,慨嘆萬千,又為母親頑強撐家的不屈不撓驕傲無比,感激不盡。

        哭別母親!縱然我們依然有千般孝,萬般順,可是,我們親愛的母親她卻永遠也感受不到、享受不到了。無盡感恩瞬間變成了報答無門,此憾綿綿無絕期啊!

        坎坷磨難中艱難撐家的母親

        我們的母親是地地道道的杭州城里人。我的外公外婆以“修陽傘補雨傘”為業,小日子過得也算安安穩穩。外公外婆一共生養了四個孩子,母親排列第三,上有大舅舅、大姑姑,下有小舅舅(小舅舅從小走失或被拐騙走了,永遠失去了音信)。大舅舅、大姑姑他們都沒有生育孩子,真正延續了杜家(包括母親后來過繼給的楊家)血脈的唯有我們的母親。

        生在杭州城里的母親本來應該是快樂幸福的,因為作為開店謀生的外公外婆養活幾個孩子還是不成問題的。無巧不成書的是我們的阿爹(即奶奶,蕭山、紹興一帶以往的稱呼,下同)婚后不生養,又跟我們的外公外婆是同鄉近鄰,在我們阿爹的求情下,母親五六歲時就過繼給了我們的爺爺阿爹,并隨者他們一起到海鹽絲廠生活。

        母親從小聰慧伶俐,雖然沒有上過什么正規的學校,但是像一般的認字等她一教就會,尤其對畫畫、裁剪衣服之類的活兒特別有靈性。爺爺阿爹為領養了這樣一個乖巧可愛的女兒成天樂呵呵的。然而,在日本鬼子鐵蹄蹂躪中國,肆虐江南魚米之鄉的歲月里,我們的爺爺卻英年早逝,阿爹和母親這對可憐的寡母孤女只好扶柩逃難來到了爺爺的老家桃花莊,從此過起了艱難困苦的農村生活。

        由于阿爹、母親來自城市,對農村的農活及其規規矩矩都一竅不通,因此,她們想在爺爺的老家立下門頭實在不易。不易歸不易,但日子還是必須要過下去的。在沒有什么特別辦法的情況下,已近而立之年的父親入贅到了弱冠剛過的母親家里。從此,一個像樣的家庭開始了她的新生活。

        父親母親先后生養了我們兄弟姐妹五個。在“坐坐一桌,鐵耙一把”的年代里,我們一家的生活拮據是可想而知的。由于母親心靈手巧,靠幫人家做做裁縫活兒,尋點外快,貼補家庭,所以,日子馬馬虎虎還算能撐著過去。但是,屋漏偏逢暴風雨,我們的父親在1972年因患食道癌就早早的撒手西歸了。而那時我們五個兄弟姐妹一個也沒有成家,可以想象留給母親的是怎樣一副艱難的擔子了。

        頑強的母親硬是在如此艱難痛苦的情況下,毅然撐起了這個家,跌跌撞撞著馱著整個家庭匍匐前行。先后長大起來的我們這些兒女,都很懂事,早早的就開始分擔起了母親的憂愁和重任。我們兄弟姐妹五個都很爭氣,先后都建立起了幸福的家庭,并在各自的不同工作崗位上時常給母親帶來欣喜的音信。逢年過節,一大家子人團團圓圓圍坐在一起,母親總是笑呵呵地樂開著嘴。作為兒女的我們深深地知道,我們有如此幸福快樂的今天,是母親大半輩子在坎坷中磨難的結果。母親的大恩大德,是我們兒女們一輩子也感激不盡、回報不完的。

        我與母親的故事選粹

        我在五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四,性格最為另類。小到夏天手背上生的密密麻麻的痱子,大到頑皮倔強、得理不讓人的脾氣都跟母親一模一樣。正因為如此,我從小就和母親經常碰僵,由于孩子多,母親也不怎樣喜歡我。靠著阿爹的從中護佑,母親終究不能怎樣奈何我,因為我畢竟也是她的親生兒子。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有好幾次我差點成不了這個家庭的一員。六歲時候的兩次外出如今我還記憶猶新:一次跟隨母親去杭州大舅舅家,好奇的我第二天跟舅舅的養女蘇珍姐姐去上學,到了校門口,怕難為情的我不肯入校(蘇珍拗不過我獨自去上學了),我一個人糊里糊涂朝舅舅家的相反方向上城區走去。幸虧被前去買米的舅舅發現,不然,現在的我不知道人在哪里了。

        另一次跟隨母親等人去浙江新市(母親去給人家做衣服,我和大姐等其他人隨去討飯,三年困難時期沒有辦法的辦法),在“杭震班”(杭州——震澤的輪船)新市上岸后,還要乘船才能到母親要去做衣服的人家那里。頑皮的我,不聽大人的規勸,趴在船邊在漾蕩里弄水,一個倒遷跟斗掉進了水里,好在母親及時發現,驚叫起來,船上的人眼明手快,一把抓住了還沒有沉下去的我,三下五除二就拎到了船艙里。否則今天的我又不曉得在什么地方了。

        由于人多勞動力少,我們家是有名的“老退支戶”。因此,家里商量后有好幾次要把我(包括弟弟)送給別的人家。而當那些人家的大人真的來抱養我們時,母親,包括阿爹又不舍得了,幾次三番下來,最后我們還是留在了母親的身邊。我們都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所以,即使最窮、最苦,母親咬咬牙還是挺了過來。

        我終于留在了家里。考慮到家里的負擔,父母打算讓我跟人家去學泥水匠。看到和我一樣大小的孩子蹦蹦跳跳著去上學,我心里不知道有多羨慕。一次,我跟阿爹講,學泥水匠幫人家打灶頭,都要寫上幾個字(當時寫得最多的是“田蠶茂盛”、“火燭小心”之類的四字語),我不讀書怎么會在新打的灶頭上寫字呢?阿爹知道了我的心思,幾次去跟母親講,母親最后還是點頭同意了。所以,我讀書時已經九歲了,比別人都要晚兩年。上學后,我自知讀書的重要,一發而不可收,從小學一直讀到了高中。十一年的讀書生活基本上都處在“文命”期間,但是和同班同學們比,我的學習,表現始終都是比較優秀的。1977高考恢復,我和弟弟順利通過了初試,但由于麻痹輕敵,復習淺嘗輒止,復試時我們兄弟倆雙雙敗北。這之后不久,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母親讓弟弟去福建當了兵。1978年高考,由于我自作小聰明,在一道數學大題、一道物理大題上“另辟蹊徑”,結果只考了三百二十多分。看到以前讀書不如我的同學分數都比我高,我心里很不服氣,所以,當中等師范學校的錄取通知書送到我手里時,我還真不想去。這個時候,母親開始開導我了,她給我講家庭生活的困窘,講農村勞動的艱辛,講翻出戶口的不容易等等。正是在母親點撥教誨下,我走進了師范大門,走上了教育工作崗位,從教師一直做到學校的主要領導。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回望自己走過的路程,盤點成長的點點滴滴,我都會情不自禁地感激起母親來。母親用心良苦啊!是的,母親不僅生養了我,而且寬容成全了我。我與母親雖然在性格上都很耿直,有時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僵碰僵的局面,但是我們畢竟是母子,血哪有不溶于水的時候?母親啊,您的恩重如山,我是永遠也不會忘懷的!

        在母親最后的日子里

        兩個姐姐相繼出嫁、大哥成家在外,后來,我們一家子隨著我的工作調動也離開了老家,母親就一直與我弟弟一家住在老家桃花莊。她出生在大城市,但幾十年下來習慣了農村老家的生活,反倒嫌和我們一起住不自在。近幾年來,隨著年歲增加,母親的身體開始大不如前了。特別是2011年春節過后不久,母親逐漸支撐不住了。先是在八都衛生院醫治了一段時間,由于好轉不明顯,我們把她轉到了蘇州永鼎醫院繼續治療,一直到她自己能獨立行走,能夠自己維持日常生活起居后才出院回老家。可是好景不長,到當年7月份的時候,母親氣喘得十分厲害,靠農村合作醫療的治療解決不了問題了,我們又把她送到了八都康復醫院,邊醫療邊康復。在那里,有醫生護理,有護工服侍,有老年人朋友聊天,加上我們這些子女們經常去看望她,并給她送去喜歡吃的食品、補品,母親的飲食起居逐漸地恢復了正常。

        2011年12月29日晚上七點多的時候,我正在蘇州河邊上晚鍛煉,突然接到弟弟打來的電話,說母親吐血不止,正在叫救護車送吳江來搶救。我趕忙回家,準備去醫院專等。而后不久,弟弟又打電話給我,說救護車什么時候到還不知道。于是,我和夫人、弟弟、哥哥,叫上侄兒的車立馬趕往八都。我們到那里時,母親口吐鮮血情況有所好轉,但是救護車還是沒有到。直到九點好多后救護車才到。我們匆匆把母親抬上車,然后直奔市一院。我們到醫院時,王主任醫師已經在等候了,母親很快就入住病房,接受醫生診斷、治療。醫生確診母親患的是肺咯血。母親以前多次跟我們講過,她的肺咯血是在1952年生我二姐時落下的。以后雖偶有咯血情況出現都沒有出現危及生命的情況。因此,我們想只要對癥下藥母親一定能度過此次關口的。

        然而,事實沒有我們想象的樂觀。在市一院的幾天里,母親開始時頭腦還比較清楚,還能吃些水果汁、粥之類的東西。可是好景不長,母親慢慢地稀里糊涂起來了,有時叫她曉得,有時叫她沒有感覺,喂她點開水、粥湯之類的流質也會從嘴邊淌出來。母親的肺功能差到了極點,同時也影響到了大腦,醫院幾次要我們在病危書上簽字。白天黑夜,母親開始說胡話,雙手亂摸、瞎捏,嘴里有時候叫爸爸,有時候叫姆媽。靈魂開始出游了,天堂在向母親招手了,我們的心越揪越緊,淚水時常盈滿了眼眶,想抹干它卻越涕淚漣漣。

        2012年1月4日下午五點以后,母親開始進入昏迷狀態。我們叫來醫生,醫生也感到回天乏力。于是,我們一方面聯系送母親最后一次回老家的車輛,一方面通知在家的親人趕緊準備母親的后事。我們弟兄三人全程陪伴母親回家。八點左右到家時,母親已氣如游絲。在我們兄弟姐妹及其所有在場親人捶胸頓足的慟哭聲中,母親永遠地合上了雙眼。

        根據家鄉農村習俗,母親是在4日黃昏升天的,應該6日火化,謂之“緊三早”。4日、5日,是母親在這個物質世界上存在的最后日子,因此,我們整日整夜為她守靈。那兩天的夜里出奇的寒冷,為母親做最后陪護的我們居然連皮膚皸裂也渾然不知。我們哭泣母親,深情回憶母親把我們五個子女一一撫養長大的點點滴滴;我們祈禱母親,虔誠祝福母親去天堂里一路走好,幸福安康,和我們的父親、阿爹早日甜蜜團聚。

        按照家鄉傳統規矩,2月7日,是母親的“五七”祭日,我們為母親魂靈快樂升天最后超度。陽間有的汽車、游船、別墅、金錢和各種生活設施設備,我們都用祭品替代為已在天堂的母親一一燒去。當物質層面上的感恩報答再也不能讓母親享受的時候,我們只能用這種精神寄托的方法寄托我們的無限哀思,表達我們的無盡心意。母親啊,請原諒我們只能這樣回報您了!母親啊,請笑納兒女們從人間捎給遠在天堂您的片片心意!我們會永遠想念您,緬懷您!逢年過節的時候,我們都會虔誠祭拜您!

        家有老人真好!母親在世的時候,隔三差五我們總會找個理由去看看她,和她說說話,陪她聊聊天。而當這一切永遠地一去不復返了的時候,誰會不痛心疾首,又有誰會不仰天長哭!在這里,請天底下的兒女們常回家看看,讓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岳父岳母、外公外婆們盡情地感受晚輩帶來的歡愉,千萬千萬不要給自己留下永遠無法彌補的傷和痛。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江區教育學會)

      標簽:母親;阿爹;天堂
      責編:江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含羞草影院无限在线看| 在线观看欧洲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日韩亚洲另类激情文学|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网站| 国产精品视频a| 中国精品白嫩bbwbbw| 樱花www视频|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色偷偷狠狠色综合网| 日韩高清一级毛片| 免费国产成人午夜私人影视|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内色综合精品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人妻三级中文无码视频| 果冻麻豆星空天美精东影业| 人妻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 国产漂亮白嫩美女在线观看| 9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免费a级黄色毛片|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一定要抓住电影在线观看完整版| 日本系列1页亚洲系列|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熟妇女人妻丰满少妇中文字幕|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观看|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妖神记1000多章哪里看|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麻烦| 欧美成人免费tv在线播放| 免费v片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羞羞答答xxdd影院欧美|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xxxxx做受大片视频免费|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欧美疯狂ⅹbbbb另类| 国产乱码卡一卡2卡三卡四| 手机在线看片国产日韩生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