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在輔導納稅人操作。 徐慧 攝 視覺江蘇網供圖
江南時報訊(記者 尹丹丹) 4月1日上午,江蘇省政府召開“第30個稅收宣傳月暨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新聞發布會,發布了10大類35項111條便民辦稅措施,切實解決納稅人繳費人堵點、痛點、難點問題。
江蘇省稅務局局長侍鵬介紹,去年以來,江蘇在全國較早出臺了12條優惠政策,率先推出“非接觸式”辦稅,采取緩、減、免、退等方式,確保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及時足額兌現到位。在2020年實現各項稅費收入1.84萬億元的基礎上,新增減稅降費2565億元,僅社保一項就減免1720億元。全省98%的稅費業務具備線上辦理功能,92%的發票實現線上申領,出口退稅無紙化覆蓋面達99%,出口退稅平均時間壓縮在5個工作日以內;申請開辦到申領發票不到半天即可辦結,去年全省新辦涉稅市場主體達到115萬戶,同比增長29%。這些措施有力支持了全省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
為“打造稅收營商環境最佳體驗區”和“加快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省稅務局今年推出10大類35項111條措施,涉及響應群眾訴求、落實優惠政策、提升辦稅體驗、解決涉稅難題等方面。其中包括堅持納稅人繳費人需求導向,推出問民意、快響應、促互動、優評價4項措施,不斷從納稅人繳費人視角看待、分析和改進稅費業務;優化“線上辦、一次辦、馬上辦”,讓納稅人繳費人更有獲得感;針對不同群體將開展分類定制服務,滿足特殊人群、小微企業、大企業、自然人個性化需求,創新服務管理措施,支持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自貿區建設等國家戰略發展。
此外,省稅務局也創新行政執法方式,推廣“首違不罰”,充分運用提示提醒等非強制性執法方式,推進征收成本不斷降低,促進稅法遵從不斷提升。實現跨部門、跨區域更大范圍數據信息共享,減少資料信息的重復報送,推動“一件事”改革和更多事項“一網通辦”。將稅收治理納入社會化綜合治理體系,深化稅費協同共治,并將納稅信用作為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出完善評價機制、深化結果應用2項措施,積極營造誠信激勵、失信懲戒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