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 她做過柜員,干過客戶經理,在基層一線打拼十多年之久;她把關統計分析關口,在關鍵崗位一干就是九年多;她默默耕耘近二十年,在哪里工作便是哪里的業務骨干;她為人低調謙遜,多次被評選為年度先進個人,榮獲東臺市“十佳青年標兵”榮譽稱號。她就是東臺農商銀行風險管理部總經理助理繆海芳。
統計團隊的“大表姐”
三張主要業務經營數據分析表,每月1日晚上報農商行行管組郵箱;金融統計報表,每月2日下午5點報主管部門郵箱;A1411金融機構資產負債項目月報表,每月2日下午4點前報數據采集平臺……繆海芳的辦公工位上,除了電腦,貼滿了各種月報、季報、年報表的備忘提示表,粗略估算,不下80多種。
2021年7月之前,繆海芳還在授信審批部門的時候,手頭上僅有幾張信貸報表,從來沒有接觸過大概念的統計工作。一次尋常的崗位變動,徹底顛覆了以往的工作模式,海量報表如同洪水般洶涌而來。她說,剛剛接手工作時,內心是很不確定的,但是一想到凡事一定有章可循,也就放下了懸在心頭的石頭,一頭扎進了報表里。
她把外報的報表,按照條線進行分類,以報送節點為序,對報送順序進行了合理編排,確保報表在規定時間內按時報送。接著又拿出前面已經填好的報表一張一張自我過關,摸規律,測公式,找出各個關鍵要素之間的制衡關系,努力培養異動數據的敏感性,最終把同類關系報表融會貫通,爛熟于心。另外,她自創了報表模板,只要填入基礎數據,結果就能全部自動測算出來,大大提升了工作效能,減少了數據差錯發生率。
不會就學,不懂就問,這是繆海芳的萬能工作方法。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她就理順了所有的報表,做起工作來得心應手,也漸漸得到了統計條線同事的認可。現在,一旦有數據統計方面的問題,大家都會第一時間找她解決。她還順帶做起了新加入統計工作同事的老師,對統計新人悉心教導、傾囊相授,成為實至名歸的“大表姐”。
同事眼中的“加班狂”
年末數據統計工作量大且更為重要,也是最能考驗人毅力的時刻。2022年農歷大年初一,恰逢陽歷年2月1日,而大年初一恰逢月頭,那就意味著繆海芳這個節假日要在單位和一堆數據報表一起度過了。常年在上海上班的老公,出于疫情防控考慮,留在上海就地過年。在這個緊要關頭,繆海芳沒有向部門或領導提出任何特殊要求,一個人默默地扛下了家庭和單位的雙重擔子。
新年第一天,她就開始了新一輪的報表統計工作。“不對,這戶企業的規模怎么跟上期的統計數據不一樣了,肯定有問題。”大年初三審核報表時,她發現了一處數據異動,立即展開了數據排查。通過翻閱上期報表,仔細對比排查,確認是前臺數據報送出錯后,她立即通過數據系統對信息錄入單位和管戶經理進行排查,最終查出是由于客戶經理調整了企業的所屬行業,導致企業規模發生了變化。查出原因后,繆海芳又找到貸款的管戶客戶經理,對數據統計的工作要求進行了說明和指導,并對調整報表數據類型可能帶來的影響進行了詳細講解。工作中類似的例子有很多,她總是不厭其煩地探尋異常源頭,找出問題所在,并及時對相關同志進行業務輔導,大大降低了數據統計失誤發生幾率。
整個春節假期,繆海芳就在做報表、核報表和報報表中度過,累了就站起來轉轉,餓了就吃點提前備好的食品,如此循環往復,一忙就是整整7天,每天都要忙到晚上十點多才回去,連每晚負責大樓巡查的保安大叔都忍不住勸她早點下班。繆海芳,同事眼中的“加班狂”,把“敬業與奉獻”演繹得淋漓盡致。
客戶心里的“繆會計”
“安排我去頭灶吧!那兒是我工作時間最長的地方,熟人多,正好能幫上忙。”在機關人員下鄉代班期間,繆海芳又主動請纓去支援營銷一線。
“你好,幫我看看這幾張存單,上面利率各是多少,什么時候到期,我現在拿出來用劃不劃算?”一個拿著一把存單的老爹找到繆海芳。雖然多年不在一線工作,但是一旦站在營業大廳,繆海芳立即進入了工作狀態。“這里有八張存單,老爹你要用多少錢啊?”她一邊說著,一邊拿上計算器、筆和紙,把老爹帶到了客戶休息區,“坐下來歇息一下,我一張張說給你聽。”在繆海芳的幫助下,老爹把存單進行了分類歸攏,把到期時間不長的進行了支付,最大程度保證了存單利息不受損。看著老爹歡歡喜喜地收拾好東西準備走,支行主管忍不住問了一句,大堂里面這么多工作人員,為什么就單單找上我們新來的同事咨詢業務?老爹笑著說:“這是我們頭灶的姑娘,以前業務我都是找她幫忙辦的。雖然最近幾年她都不在這里上班,但是我還是能一眼就認出她來!”
星光不負趕路人,江河眷顧奮楫者。二十載農商歲月,繆海芳以勤勉奮進將自己的青春歲月嵌入銀行人這份平凡的職業中,沒有心浮氣躁,沒有急功近利,她細心打磨著自己,日拱一卒地精進,把工作做到了極致,一點點綻放著光芒。
“我只管努力,其他的都交給時間!”談及未來,繆海芳堅定而又自信。
(何亞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