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 “2021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對老年人的權益維護有了新規定,尤其是增加了居住權,這對各位叔叔阿姨來說很實用,真正做到老有所居了。”10月8日,在宿遷宿城區屠園鎮古河社區的法治廣場上,十幾名銀發老人坐在法治長廊下,認真聽著社區書記朱潔講解民法典中的有關老年人權益保護的最新規定。
“還有今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對土地的管理使用更加嚴格了,像占用耕地建墳,擅自在耕地上建房、取土等都是違法的,各位叔叔阿姨可得注意了?!迸赃叺摹胺擅靼兹恕睆堨o說道。
“我們家老宅太小了,逢年過節孩子回來不夠住,還準備在自家地上擴建兩間呢,不行嗎?那該怎么辦?”“我老伴走得早,我現在住的房子還打算給經常照顧我的侄子呢,受法律保護嗎?”老人們不時地發問,朱潔和張靜一一為老人們進行解答。這樣的場景,在古河社區時常見到。
古河社區是宿遷市最先開展農民集中居住的試點單位之一,土地外包后的居民外出務工較多,留守老人和兒童也較多。以往的普法宣傳存在盲區,不少老人不理解不配合普法宣傳工作。為暢通普法宣傳渠道,織密法治建設網絡,古河社區開設了“銀色課堂”“傍晚影院”,針對留守老人常態化開展法治講座,播放法治電影、微視頻等,引導老人主動學法、守法,通過以“老”帶“小”的方式增強社區學法氛圍。動員留守老人積極加入普法志愿隊伍,化身“法律明白人”,組建紅陽歌舞團,結合民法典和疫情防控知識,編撰了多部普法情景短劇、普法快板等高質量法治文創作品?,F如今,社區留守老人學習法律法規已經成為當地一種新風尚,老人們儼然成了“法律通”,社區舉辦的法治講座,場場座無空席。此外,社區還積極動員留守老人加入普法宣傳隊伍,組建“銀發普法志愿隊”參與普法宣傳、糾紛化解,引導社區居民知法守法。
?。ㄍ跣∑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