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 “太感謝你們了,幫我們8戶家庭拿到了辛辛苦苦賺的血汗錢,讓我們在這寒冬臘月切身感受到政府的溫暖。”近日,農民工代表管女士特地一早從安徽趕到無錫市惠山區司法局長安司法所,送上一面印有“為民服務暖人心,排憂解難似親人”的鮮紅錦旗,握著工作人員的手一再道謝。
臨近歲末,農民工工資支付問題迎來高峰,管女士等8名農民工來到長安司法所反映某工地拖欠農民工工資共計10余萬元問題,希望政府出面幫忙討薪。司法所工作人員迅速介入調查,通過深入走訪、調查詢問等方式,向建設單位項目部及承包方負責人了解情況,調查獲悉該項目已于去年7月份完工,勞務分包單位早已撤離。
工作人員聯系到總承包方、勞務分包單位負責人及農民工代表等相關人員,通知他們到司法所協商解決農民工欠薪問題。經反復協商,最終達成支付協議。總承包方如期按照協議約定內容履行了付款義務。管女士心里的一塊石頭終于落地。
2021年以來,長安司法所充分發揮法治柔性力量,從宣傳引導、排查化解、法律援助三方面打出組合拳,助力農民工討薪維權。
全維度普法,亮出“宣傳引導”拳。圍繞“4.8司法日”“安全生產月”“12.4憲法日”等主題活動,依托普法志愿者、社區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深入社區、園區、工地、工業集聚區,以流動普法形式廣泛開展農民工維權專項法治宣講。線上線下結合,利用法潤企業微信群、“送法進企”等活動深入開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等普法宣傳,促進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增強農民工維權意識。
全網格聯動,揮出“排查化解”拳。推行網格化全網管理模式,結合轄區實際,將各部門劃分成不同網格,屬地管轄和部門條線無縫對接,實現部門網格與基層網格“兩網合一”,逐步形成工資支付監控全方位覆蓋、全過程監控、精細化管理的維權體系。建設無錫首個“外來務工人員集中居住區勞動爭議調解室”,增設“青春郵箱”,推動建立完善企業勞動爭議預警機制,形成全流程、無死角的“閉環管理”,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全方位保障,打出“法律援助”拳。確保討薪有門,落實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值班制度,每周定期安排律師駐點值班,通過“窗口坐班、流動服務、電話咨詢、微信服務、合理轉交”等多種方式,提供法律咨詢、文書代寫、法律援助受理轉交等服務,做到“應援盡援,應援優援”。針對涉及農民工討薪糾紛的“群訪群訴”事件,加強與工會、社保、住建、勞動仲裁、法院等部門協作互通,及時分流分類處理,充分運用調解、仲裁、訴訟等多種方式,確保農民工獲得高質量的法律援助服務。
(袁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