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 “以前我們小區垃圾亂堆亂放,污水橫流,業主投訴很多,卻很難商量出一致的整改意見。多虧了智慧公證系統,讓小區‘微改造’實現了小更新、大參與,人人都是‘社區規劃師’,期待小區有個‘逆生長’。”
截至1月29日零時,江南公證處公證投票系統表決通道關閉,投票系統公布最終投票結果:聚江苑小區共計484個投票權,總建筑面積71132.17平方米;共有350人參與投票,參與率72.31%,參與投票面積占總建筑面積的71.24%;投贊成票人數320人,占投票總人數的91.43%;贊成票人數對應面積46024.12平方米,占參與投票面積的90.83%。根據《民法典》278條規定,業主大會同意《聚江苑小區提標升級改造方案》。“有反對票正常,也反映了部分業主的心聲。走的法律途徑,同時充分發揚了民主,這樣的結果才能夠讓人信服。”業主們在微信群內激動地討論著,共同見證無錫首例智慧公證系統參與老舊小區改造的成功案例。
目前,本次業主大會決議已經進入公示期,聚江苑小區約3300萬元的改造項目,預計在今年上半年實際開工啟動,小區屋頂防水、景觀河道、新增停車位、花草綠植補充、改建小游園等改造項目有望一一變為現實。
另悉,本次業主大會除通過提標升級改造方案外,還表決通過了解聘現物業服務企業、物業服務收費提價、違章建筑拆除等事項。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表決事項的通過也并非一帆風順,特別是針對小區改造后物業費提價這一問題,不少業主剛開始表示難以接受,“物業費收費應當與物業公司服務水平相匹配,業主擔心的是收費提高了,服務沒跟上”。
為破解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的難點和痛點問題,錫山區司法局用好法治資源,組織法律明白人、人民調解員廣泛宣傳《民法典》《物業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堅持普法先行調動業主參與老舊小區改造的積極性;依托有事好商量、紅色議事室等民主議事平臺疏堵并舉促成共識,堅持援法議事實現業主目標利益的一致性;充分發揮社區公證顧問、社區法律顧問作用協調解決具體法律問題,堅持依法辦事為業主提供專業法律支撐。
近年來,無錫司法行政系統堅持把推動全面數字化轉型作為公共法律服務提檔升級的動力之源,推動“數字法治、智慧司法”進程,創新手段化解百姓生活中的痛點、難點、堵點,積極探索智慧公證參與基層治理新路徑,提供更多優質共享的數字化公共服務,努力讓百姓暢享美好數字生活。
“把社區‘微更新’這項民生工程做成‘微幸福’民心工程離不開法治、共治、智治的協調推進。下一步,無錫司法行政系統將積極探索數字化援法議事平臺建設,及時公開改造進度,方便居民監督‘微更新’項目進程,為小區后續管理獻計獻策。”無錫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謝海華表示。
(張永明 陸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