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 農歷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元宵節,春回大地萬象新,生龍活虎鬧新春,在南京,大家有猜燈謎、包湯圓、吃團圓飯等風俗習慣。2月12日是農歷正月十五前的周末,中國農歷新年的熱情還未褪卻,舉國歡慶的冬奧會還未落下帷幕,又迎來了元宵節。為讓轄區青少年兒童感受元宵佳節喜慶祥和的氣氛,南京建鄴區中城社區組織開展了各類鬧元宵活動,在歡聲笑語中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12日上午,在中城會議活動室,首先通過傳統的“擊鼓傳花”游戲,君荷的姜丹君老師邀請孩子們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元宵習俗。“吃元宵、放煙花、猜燈謎……”接到花的孩子們爭先恐后地分享著。
猜燈謎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的元宵節傳統活動,通過“飛花令”進行猜燈謎活動,不僅能讓孩子們了解古人行酒令時的文字游戲怎么玩,還能讓大家知道更多的元宵節相關詩詞。“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寫出了游人在元宵節游玩的景象,寫出了元夕夜的盛世繁華,孩子們忍不住感嘆古時元宵節的熱鬧。而在當今美好的生活下,元宵節比古時更加喜慶祥和。趁著熱烈的氣氛,姜丹君老師向孩子們講解了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還讓孩子們體驗了元宵節的風俗——舞獅子,親身感受鬧元宵的歡樂。
元宵節當然離不開湯圓,和平常常見的白色湯圓、黑色湯圓不一樣,姜丹君老師給孩子們帶來了南京的元宵美食——雨花石湯圓,像雨花石一樣漂亮的湯圓立刻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孩子們和家長一起分享了美味又好看的湯圓,不僅分享了美食,還增進了親子間的交流。
今年的元宵節還有一項全民關注的活動在北京進行,那就是冬奧會。此次冬奧會的吉祥物“冰墩墩”受到了全民的歡迎,為了實現孩子們“一戶一墩”的夢想,在進行了冬奧知識競賽,了解了“冰墩墩”的設計理念和相關冬奧知識后,老師開始教孩子們制作屬于自己的“冰墩墩”。工作人員發放制作“冰墩墩”材料,孩子們躍躍欲試。在制作過程中,大家相互幫助,現場氛圍其樂融融。經過孩子們的精心制作,一個個獨一無二的泥塑“冰墩墩”就完成了,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展示著自己的作品,紛紛表示要回家向家人、朋友介紹自己的“冰墩墩”,并給家人送上節日的祝福。小朋友天天高興地說:“我也有冰墩墩啦,我的冰墩墩最可愛!”
最后一項活動是“打包春天”。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寓意著春天的到來。立春有自己的食品,五辛盤是春之味的代表。五辛菜,乃元日、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等辛嫰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春”之意。社區工作人員將春天的五種蔬菜打包在一起,讓孩子們回家后將菜做成春天的食物,進行“咬春”的習俗,更深入了解春天。“我要打包春天回家讓媽媽做成春卷,咬一口就有春天在肚子里了!”李梓暄小朋友拎著自己打包的菜笑得格外開心。
結合傳統佳節開展活動,既傳承了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優良風俗,又活躍了社區文化生活,拉近了社區與居民的距離,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同時,讓孩子們在鬧元宵中收獲快樂,也讓他們更加了解元宵節相關的文化習俗,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此次活動飽含著中城社區對所有居民美好的節日祝愿,祝福轄區內的孩子們健康成長、虎虎生威。
(莫祥新 王云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