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雖然只來過三次,每一次離開都期待下一次再來,為什么這么吸引我呢?因?yàn)檫@座城市充滿煙火氣也充滿愛。
這次住在人民路西街,是老城區(qū),真是很方便。出了酒店不管往哪個方向走,臨街的小店是一個接一個,從早到深夜都不會挨餓。穿過一個街心公園的另一條街就是菜市場和各種檔口小店,生活在這里相當(dāng)方便,根本不用叫外賣。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打開手機(jī)發(fā)現(xiàn)有幾家收藏過的店鋪都在附近,一早就先探了幾家,之前去臺灣一晚上吃4頓,這早上也能吃4頓,也就我了吧...
東山鴨頭
東山鴨頭是臺南東山鄉(xiāng)的著名鴨肉小吃,在臺灣的夜市也是很常見的,最早的一間店開在臺南已經(jīng)50多年了。
鴨頭是先用香料和秘制鹵汁,鹵數(shù)小時后再油炸,這樣口感酥脆,皮和肉更Q。俗話說:“死鴨子就是嘴硬”,但這個鴨嘴都可以直接嚼著吃掉,而且越嚼越香,只要能咬動的地方都可以吃掉。他家選用的香料都是從臺灣運(yùn)來的。所以味道很正宗,我這個丫頭連續(xù)吃了3天鴨頭,也帶著同事都想買一些回北京(天熱,不敢?guī)В烙嬕院蠖靵砜赡芫蜁?dāng)做伴手禮帶回家了。
除了鴨頭,花枝丸、長豆角、鴨翅、鴨脖、雞爪也都是點(diǎn)的比較多的。他家是從中午營業(yè)到凌晨3點(diǎn),所以喜歡吃宵夜的不妨嘗嘗,也可以叫外賣的。
地址:玉山鎮(zhèn)西街67號
木南蚵仔面線
昆山的臺灣菜確實(shí)要比北京的正宗很多,所以也是我愛這個地方的原因之一,現(xiàn)在去不了臺灣,就在昆山過過嘴癮也是極好的。
黃河路上的臺灣餐館很多,這家店不大,5,6張桌子,干凈整潔。墻上還貼著臺灣小吃的故事,聽說已經(jīng)開了10多年了。老板是臺灣人,老板娘是東北人,做事都很麻利,最早叫阿鴻冷飲店后來改名字叫木南蚵仔面線。
店內(nèi)主要是臺灣小吃、臺灣甜品及冷飲,面線有5種口味,大腸蚵仔面線、大腸面線、蚵仔面線、香腸面線、麻油面線。不得不說這家的炸臭豆腐和泡菜是真的好吃,豆腐外酥里嫩淋上辣醬汁再搭配爽口泡菜一起送入口中,聞起來臭,卻越吃越香。嗯,就是這個味道,太懷念了。
大腸蚵仔面線里面的蚵仔給的不少,個頭適中,大腸洗的也很干凈,味道也不錯。還要嘗嘗《想見你》“李子維”同款刨冰哦。
地址:黃河路38號
王氏林記燒餅
這家早餐店在昆山賓館對面的小街里,一進(jìn)街沒多遠(yuǎn)就可以看到,每天早上都會排大隊,門口的大紅招牌黃字紅底很是引人注目,上面寫著店內(nèi)選用的都是優(yōu)質(zhì)食材。油條炸的很大一根兒,燒餅是這家的特色,在一個鐵桶里烤制,都是外脆心軟,分甜味的和咸味的,有時候還會有梅干菜的。長方形是甜味的,餅里面是芝麻白糖餡,餅皮上也撒了白芝麻,剛出爐芝麻的香氣很濃,掰開后芝麻糖會流出來。圓形的燒餅是咸味的,里面帶著蔥花,每個燒餅是3塊錢。
地址:前進(jìn)路近前進(jìn)菜場
好來排條店
炸排條也是江蘇、上海一帶的特色街頭小吃,雖然是檔口小店,但已經(jīng)開了10多年了,離王氏林記燒餅不遠(yuǎn),專門賣炸雞條和豬排條,分大中小份,30元、20元、15元,一份15元的就已經(jīng)吃的挺撐的,看當(dāng)?shù)厝硕假I兩大份的。
這種椒鹽味道的還真第一次吃,將炸好后的肉條放在盆里撒上蔥、姜、蒜、辣椒粉、椒鹽混合均勻再裝到紙袋中,剛出鍋迫不及待吃一根,咬下去可以聽到“咯吱”的聲音,聽著聲音就很饞了,脆脆的外皮裹著那些料,風(fēng)味很獨(dú)特,肉質(zhì)很嫩。
聽旁邊的食客說,經(jīng)常來他家買,因?yàn)樾r候爺爺常給他買,這就是童年里記憶中的味道。
地址:前進(jìn)路與西園街交叉口西北角
奧灶面
被譽(yù)為“中國十大面條”之一的奧灶面,每次來,老板都會選一家好吃的奧灶面館帶我們品嘗。
這奧灶面最吸引我的不是堿水細(xì)面而是里面的澆頭和湯,湯頭分為紅湯和白湯,紅湯是用淡水魚頭、螺螄、黃鱔、河蝦、新鮮筒骨、老雞以及秘制醬料熬制而成;白湯是用雞、鴨、豬骨等原料熬制,保留原汁原味,更鮮美。澆頭也很豐富,大排、蝦仁、爆鱔、爆魚、鹵鴨、燜肉、牛肉、肥腸等,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還可以雙拼。
每次都有“選擇困難癥”,看著哪個都想吃。面要30秒撈出,軟硬度剛剛好,一大碗吃完很飽腹,下次我只要澆頭和湯吧。
推薦幾家:亭林路奧灶館、楊梅餛飩店、龍王面館、偉順老湯面、難得糊涂面館、富利面店、同豐飯店、拾香記記等(您有喜歡的也可以推薦給我們哦)
昆山這地方真是寶藏,不去不知道,去了還想去的小眾城市啊。(妍維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