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言恭達書東南大學校歌書法作品捐贈儀式在東南大學圖書館舉行。省政協原主席蔣定之,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丁解民,東南大學黨委書記左惟,省文聯主席、省藝研會會長章劍華,著名書法家、東南大學兼職教授言恭達等領導和嘉賓,以及師生代表參加了捐贈活動。章劍華在捐贈儀式上講話,東南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顧永紅,言恭達分別致辭。捐贈儀式由圖書館館長李愛國主持。捐贈儀式結束后,還舉行了“2023年東南大學第15屆讀書節”開幕儀式。
文以載道,歌以詠志。校歌最能體現一所大學校風、學風和精神追求。此次言恭達教授書“東南大學校歌”主題墻落戶李文正圖書館書法作品,長9.63米,高4.1米,既是東大精神的彰顯,也充分體現了言恭達教授對東南大學的深情厚誼。主題墻旨在弘揚東大精神,激勵東大學子涵養家國情懷。左惟、蔣定之、丁解民、言恭達、共同為“東南大學校歌”主題墻揭幕。東南大學黨委常委、黨委辦公室主任楊樹東,向言恭達教授頒發捐贈證書。
顧永紅在致辭中強調,校歌是一所學校教育理念、文化精神、辦學特色的集中體現。李文正圖書館是東南大學的標志性建筑,言恭達先生《東南大學校歌書法作品》主題墻,作為新落成的東南大學文化地標,必將在助力東南大學文化育人、推動文化自信自強中彰顯獨特的魅力,發揮重要的作用。
章劍華在致辭中,充分肯定了言恭達教授體悟、探索書法古法的深厚功底,言氏書法所表現出的濃厚學養和哲學思考,以及與時俱進、發展創新的書法理念。高度贊譽了言恭達教授此次將書法與東大校歌內容的完美結合,無愧于“四海領風騷”。同時,章主席也充分肯定了言恭達教授長期以來在公益捐贈活動中,所表現出的社會責任感與慈善愛心。
參加捐贈儀式的還有,省發改委紀檢書記蔣云峰,省水利廳副廳長朱海生,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會長李多寬, 省教育廳原副廳長祭彥加,省政協委員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瞿超,省衛健委原巡視員行業黨委書記徐東紅,省機關事務管理局原副局長于洪軍,南京市委關工委副主任張俊,南京市政協教衛文史委副主任一級巡視員紀增龍, 南京市發改委原二級巡視員徐震中,南京電視臺副臺長謝海翔,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華東新聞中心主任兼總編輯楊明奇,南京市公安局二級巡視員市公安文聯主席張勇,省交控集團副總經理陳玉明,全日本華人華僑聯合會主席劉洪友,東南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博導張宗慶。
言恭達在捐贈儀式上,感情真摯地回顧了他與東大以及東大校歌的不解之緣。他說每次參加學校的活動,都會跟著一起唱東大校歌,每次都會感受到校歌對心靈的感染,都會激發他對新時代文學藝術的思考。當我們面對“財富圍城”帶來的種種社會浮躁時,校歌會給我們一種永遠昂揚向上的力量。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堅持中華民族的文化信仰。他也充分表達了對校歌詞作者王步高教授的敬意。
(言恭達教授致辭)
(與會嘉賓合影)
(言恭達書寫的東南大學校歌書法作品)
(章劍華致辭)
四海領風騷
章劍華
今天,東南大學九龍湖校區飄散著花香、書香和墨香。在這美麗的地方、美好的季節,尤其是在世界讀書日,舉辦“東南大學校歌書法作品捐贈儀式”,具有特別的文化意義。
平時參加活動,要我發言的話,我一般都會提前要些資料或圖片看一看,打個腹稿,有所準備。但這次沒有好意思向言恭達先生要資料和圖片,只好今天提早過來,先看作品,然后即興而講。
我看了言老師的這幅作品,書寫的是東南大學的校歌,一眼就看出了這幅作品的“文眼”,或者說是“歌眼”和“書眼”,即最能表達主旨、升華意境、涵蓋內容的關鍵性詞句。
這一詞句就是校歌中的最后一句:“四海領風騷”。
從這幅作品的歌詞中,我看到了東南大學的發展歷史、辦學宗旨、學校精神、校園文化。東南大學是具有120多年歷史的老校,也是一所緊跟時代步伐、充滿蓬勃生機、永遠不老的大學,一直走在教學、科研的前沿,走在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的前列,正所謂“百載文樞江左,東南輩出英豪”,是名副其實的“四海領風騷”。
從這幅作品的筆墨中,我看到了言恭達書法的最新的書法創作狀態和書法精神升華。言恭達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書法家,在國內外享有盛譽。他精通各種書體,尤以篆隸和大草見長。這次贈送給東南大學的長卷作品,是用大草創作而成。在我看來,他的大草獨樹一幟,自成一家,其特點、其密碼可以用這樣的公式來表示:
“言書”=古法+學養+哲思+創新
言氏書法源于古法。古法是指書法的傳統法度,包括了字法、墨法、章法等等。書法最講法度,這個法度古人早就制定好了,萬變不離其宗。我們講書法的功底,主要是講對法度的掌握與運用。言恭達先生書法功底深厚,他的書法包括大草,雖然縱橫奇逸、豪放張揚,但字字有來歷,筆筆有根據。
言氏書法精于學養。書法不僅要有書內功,更需要書外功,要多讀書。“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古代的書法家幾乎都是讀書人,都是具有深厚學養的人。當然,光讀書還不夠,還要把文化知識轉化為學養,把文化精神傾注到書法創作之中。我們從言恭達先生的書法中,可以體會出“和諧中正、和而不同”的中華傳統文化精神。
言氏書法成于哲思。這是言恭達先生高妙之處,他懂得哲學,習慣用哲學看待和思考問題,并用哲學原理運用于書法創作。在他的書法中,處處閃爍著哲學的光芒,把對立統一規律嫻熟于胸中,融化于筆頭,濃淡、枯榮、長短、大小、快慢、疏密、側正、強弱、雅俗等等,形成變化無窮、千姿百態的書法景象。
言氏書法善于創新。筆墨當隨時代,書法亦然。書法的時代性、創新性包括了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從內容上講,言恭達先生不滿足于寫寫古文古詩,許多作品尤其是書法長卷,注重貼近時代、貼近生活,注重現實題材、新創詩文,有很強的時代內涵和意義。從形式上講,適應現代人的審美意識和審美習慣,力求書法表現形式的創新,做到簡約、時尚、飄逸、大氣,給人以全新的藝術享受。
言恭達的大草書法長卷,讓我們看到了古老書法在飛速發展的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命——古韻新姿交相輝映,既蘊含著幾千年東方神秘藝術的基因與密碼,同時也承載著現代社會的時尚風貌和人文精神。他的書法作品不愧為當今的藝術高峰,不愧為“四海領風騷”。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言恭達先生不但是當今的著名書法家,他還是我國書壇的領軍人物、文化學者、公益使者,為文化建設作出了多方面的很大貢獻。
明天是“世界讀書日”。據我所知,世界讀書日的設立,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同時也是希望人們能夠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所以,借此機會,我向東南大學的大師致敬!向書法大師言恭達先生致敬!讓我們在大師的引領下,多讀書、讀好書、立大志、成大事,奮進新時代,四海領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