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和金錢,往往會讓很多親人變成陌生人。寧波銀行蘇州分行金牌理財師楊榮娟卻以時間為軸,通過為客戶提供理財服務,讓很多客戶從陌生人變成親人。
工作第一年,楊榮娟沒有客戶、沒有渠道……一切從零開始,拿著名片,四處陌拜。有一回,楊榮娟路過一家紡織企業,看到廠房整潔,辦公樓也美觀大方,覺得企業主一定經營得不錯,應該會有理財和資產配置的需要,就敲門進去陌生拜訪。老板娘鄭總,最初并不太歡迎貿然上門的楊榮娟。楊榮娟被打發走時,留意到老板司機剛出去買回當地有名的桂花糕。于是,楊榮娟每周都會整理出紡織行業的行情信息和與紡織有關的金融資訊,然后繞遠路買一份剛出鍋的桂花糕帶上再上門。這么一趟是33公里,每周一趟,楊榮娟走了足足五個月,鄭總才第一次在楊榮娟這里買了30萬元短期理財。楊榮娟卻說:“這已經超過我預期了,我以為起碼要一年左右客戶才會認可我。對于客戶而言,畢竟我只是個陌生人,誰會把錢放心地交給一個陌生人呢?”
疫情期間,楊榮娟又協助鄭總申請銀行小微企業貸款,幫助企業復工。鄭總說,這樣的人不信任,還有誰能信任呢?!
別人的陌拜成功率都特別低,而楊榮娟的陌拜成功率卻異常的高。楊榮娟說,因為自己陌拜前都會根據收集到的信息分析客戶是否確實有理財和資產配置的需求,然后才開始拜訪,一直拜訪到客戶認可她的為人,更認可她為客戶提出的最優資配方案。
楊榮娟拜訪胡總的時候,企業正遇到拆遷,又碰上疫情,胡總和太太為繼續經營還是轉型投資爭吵不休。楊榮娟帶著一箱口罩敲開了企業大門,拿出了企業和家庭資產配置方案,預留出一半必要的周轉資金,疫情期間保守經營,余下的一半資金按比例分配,40%配置大額存單,30%配置權益類基金,20%配置保險類產品,10%配置短期理財,補充資金流動性。如今,企業走出困境,理財的部分也收益滿滿,胡總夫婦沒事就喊楊榮娟過去聊天,幾號有貨款到賬都會告訴她。楊榮娟開玩笑道,“你們可真是不把我當外人啊。”
不把楊榮娟當外人的客戶不止一個。楊榮娟給劉女士服務了七年,兩人早已成了忘年交。某天,楊榮娟按慣例給劉女士打電話提醒她有理財到期,卻一直沒人接。這對于嚴謹的劉女士而言很不尋常……電話終于通了,原來劉女士癌癥晚期,醫院發現時就快不行了。楊榮娟放下電話沖向醫院,劉女士見她來了,把其他親戚都打發走,只留下老公和楊榮娟,交代后事。劉女士告訴老公,這幾年在楊榮娟的幫助下,理財積累了100萬元,是留給兒子結婚的……劉女士的老公對著楊榮娟說:“她拿你當妹妹,你可得幫著我,幫著你大侄子。”
時間在繼續,客戶的金錢也在楊榮娟的幫助下增長。她說:“只要踏實專業做事,真心實意待人,一定會有更多陌生人變成我的朋友甚至親人。”
(丁婷 高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