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所說的“讀史”,是專指閱讀中國古代史。
對于歷史知識,大凡讀到初中畢業或上了一定歲數的人,零零碎碎都會知道一點。對歷史發展脈絡,一些非歷史研究專業人士、尤其是讀了大學的人士,粗粗略略地會說個大概。對于歷史上出現的人物、事件等林林總總的研究,除了專門研究者會深入其中予以窮究深追,一般研究者也只是為我所用,各取所需,過后不思量而已。
要想了解中國歷史,教課書式的、以歷史發展脈絡為主線的普及性、知識性和研究性兼顧的歷史書籍,你可以隨處可見,我們大多數人都是通過閱讀歷史教課書而對歷史有了一知半曉。“有春讀史”,完全是作者在積累了一定的文學、史學等方面的學識涵養后,通過持之以恒的閱讀歷史文獻“原始素材”,通過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感悟,運用揮灑自如的筆觸,形成一個個、一組組、一團團的對歷史的回味與升華。她是“讀史”,更是讀史后的“歷史散文”;是散文,更是穿越式的、充滿“詩意”的美文;是散文,更是充滿研究思考、道常人所未常道的文史類學術論文。讀者可以在獨立成篇的每一次輕松閱讀中,對歷史上的某一個節點、某一個人物事件、某一種現象獲得一次深層次的、耳目一新的了解機會,跟隨作者老到而凝練有趣的筆勢,在閱讀中走進歷史,在讀史中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
歷史文獻浩如煙海,皓首窮盡也實屬不易?!坝写鹤x史”,堅持以官修史書為底本,以經過歲月沉淀積累、洗禮認可的古文獻為參本,如平常所說之“二十五史”,如《春秋》三傳、《國語》《國策》等;堅持唯物主義歷史觀,為文于史有征,言必有據,在史料基礎上進行有序的、生動的串連和演繹,不做空論,不作虛幻,言之有物;堅持有感而發,以歷史說歷史,也可由歷史回望現實,也可由現實追溯歷史,不為文而文,不為詩而詩,但力爭做到文史結合、歷史與現實結合,努力提煉出正能量,以裨讀者,以益時代。
專欄開辟者束有春先生,曾在江蘇文化文物界享有專家型領導、學者型領導稱譽。始以中國古典文學碩士研究生而入行,繼以歷史學、文化學、文物學、民俗學等相雜糅。致仕掛印后,繼續以專家學者、學術刊物主編主筆的文史專家敏銳眼光來審讀歷史,淡定而不浮躁,淡泊而無雜念,雅趣而不俗套,愿將自己不斷捕捉和擷取到的歷史火花綻放出來,與讀者君一道在我國五千年文明史的長廊中徜徉。
2020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