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個人信用的普及和推廣,社會上出現了打著“征信修復”旗號,聲稱收取相應費用即可刪除征信不良信息的中介人士。對此,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征信領域不存在“征信修復”這一說法,凡是進行征信信息“逾期鏟單”“洗白修復”的都是騙局。目前,所有規范征信業、征信機構的相關法律法規、文件、制度中,均未提及“征信修復”的概念。
“征信修復”不可取
擾亂正常金融秩序
“征信修復”是不法分子為牟取不正當利益,故意混淆“信用修復”“征信異議”的概念自行創設的。根據《征信業管理條例》相關規定,任何機構和個人都無權擅自修改、刪除信用報告上真實、準確的征信信息。
據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征信修復”騙局的實質是不法分子利用信息主體對征信法規政策、維權方式的不了解,抓住信息主體急于刪除不良信息的心理,假借維權名義教唆信息主體采取纏訴、鬧訴甚至偽造虛假證明材料等手段向金融機構或監管部門投訴、舉報,以期達到非法刪除不良信息的目的,并借機收取高額費用,牟取不正當利益。有的不法分子會以代理投訴的名義,趁機獲取信息主體身份證件、銀行卡號、聯系方式等重要敏感個人信息,甚至要求信息主體新辦電話卡供其使用。還有的不法分子謊稱可以教授“征信修復”技巧,通過招收學員、加盟代理等形式發展下線,騙取不知情群眾交納高額的培訓、加盟費。這些做法不僅無法達到刪除不良信息的目的,而且會給信息主體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和信息安全隱患,同時也擾亂正常的金融秩序,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
2021年,王某聯系某商業銀行徐州分行,聲稱自己從涉疫地區返回徐州后,按照當地政策居家隔離,失去收入來源,要求刪除相應征信逾期記錄,并提供了本人身份證明和加蓋麓山榮郡社區“公章”的證明材料。該銀行在審核后認為其不符合條件,便拒絕了王某的訴求。王某對此不滿,隨后多次撥打該銀行客服熱線反復投訴,并向當地人民銀行信訪,要求刪除征信逾期記錄。經向麓山榮郡社區居委會實地核查,該居委會工作人員證實從未為王某出具隔離證明材料,該證明系偽造。據此,人民銀行對王某進行了宣傳教育,告知其偽造證明已涉嫌違法。王某方才醒悟,承認了自己的錯誤,表示不該聽信“征信修復”中介機構的教唆,不僅花費了冤枉錢,還做出了涉嫌違法的行為。
依法理性維權
做理性金融消費者
“如果信息主體認為信用報告上的個人信息存在錯誤、遺漏,可以直接找到金融機構辦理征信異議,申請更正錯誤數據,或者前往當地人民銀行辦理。”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信息主體的征信不良信息是真實、準確的,也不必慌張。一是盡快聯系金融機構還款,該不良信息將在欠款還清5年后予以自動刪除,不會保留終身,今后還款時注意按時、足額打入錢款,用自己的履約行為重建良好信用記錄。二是可以嘗試向多家金融機構辦理業務,因為每家金融機構的授信政策、風險偏好等都不一樣,在辦理業務時會綜合考慮信息主體資質,征信不良信息并非“一票否決”事項。三是保持冷靜,切莫“病急亂投醫”,聽信“征信修復”騙局。這些騙局不僅無法解決征信問題,反而會使信息主體遭受錢財損失,若是采取了提供虛假證明材料等非法方式,還可能會涉嫌違法犯罪。
此外,為保障受疫情影響行業企業和居民的征信合法權益,人民銀行等五部委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對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療或隔離人員、疫情防控需要隔離觀察人員和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等人群提供了征信保護政策。上述人群因疫情影響未能及時還款的,相關逾期貸款不作逾期記錄報送,已經報送的予以調整。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個人和企業也可享受該政策。若信息主體符合上述征信保護政策,可根據金融機構要求提供相應證明材料,金融機構在審核確認后,將對相應征信逾期記錄作出調整。
(江南時報全媒體記者 尹丹丹 通訊員 倪海璐 高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