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 縱覽時代大勢,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三農”工作目標迎來歷史性轉移;聚焦金融行業,從平臺打造到多維創新,“三農”金融服務正在全方位躍升。
在江蘇,郵儲銀行江蘇省分行自覺承擔“普之城鄉,惠之于民”社會責任。既有省內網點數量最多、下沉最深的特色優勢,又具有一步一個腳印、上下探索的創新實踐,該行在踐行國家賦予的“服務三農,服務社區,服務中小企業”市場定位上行穩致遠。截至今年8月末,該分行涉農貸款凈增164.09億元,余額為1635.71億元;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362.25億元,凈增43.63億元;涉農貸款資產質量穩定向好,不良率僅為0.47%,較年初下降了0.08個百分點。
礪“內功”、強使命,茁壯三農金融之“根”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政策機制是事業推進的“潤滑劑”與“加速器”,是凝聚合力、激發活力、維系動力的后盾與源泉。夯實政策機制、持續磨煉“內功”,郵儲銀行江蘇省分行“三農”金融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
綱舉而目張,合理的組織架構配以有力的專業團隊,使郵儲銀行江蘇省分行在服務“三農”上動力滿滿。該行建立了支持鄉村振興領導小組、三農金融服務管理委員會、三農金融事業部三層組織架構體系的工作機制,全省“三農”金融條線配置客戶經理1300余人,全力保障和推進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工作。
強化專項考核和配置專項資源,為業務開展提供必要支撐。費用配置方面,郵儲銀行江蘇省分行組織開展了旺季走訪、春耕備耕等系列專項推進活動,配置專項市場拓展費用和獎勵資金,鼓勵轄內機構加強客戶營銷走訪。專項考核方面,該行充分發揮績效考核“指揮棒”作用,2021年鄉村振興、普惠小微、綠色信貸等考核指標權重共計超10%。優惠政策方面,該行潛心降低鄉村振興相關領域客戶融資成本,對普惠金融貸款實施內部FTP定價打折或減點優惠,對普惠小微貸款中的普惠涉農貸款FTP減點75BP。
突出營銷賦能,建立農戶直達機制,面對面的“三農”金融更有生命力。今年來,郵儲銀行江蘇省分行通過組織開展零售業務“大走訪、大儲備”活動和跨年度旺季發展活動,走訪種養殖客戶、平臺渠道等“八大客群”,用好CRM系統等“四項抓手”,實現了今年涉農貸款業務投放“開門紅”。在業務發展中期,該行穩步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直通車”、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等多個活動,推動各項產品和客群均衡發展。上半年,該行全轄走訪客戶合計20余萬人次,開展宣講、路演和沙龍1萬余場次。
建平臺、破難題,充盈創新服務之“葉”
有無針對性強、相輔相成的服務平臺體系,是檢驗一家銀行“三農”金融服務能力的試金石。
構建銀政戰略合作平臺,與省農業農村廳等政府部門簽訂了農郵合作、服務家庭農場、支持鄉村振興重大項目等三份省級戰略合作協議,發放蘇農貸、富民創業貸等銀政合作貸款26.8億元、凈增11.6億元;
構建銀擔、銀保風險緩釋平臺,與省農擔公司開展合作,研發“農易貸”新模式,發放農擔業務854筆、金額7.33億元;與省人保財險公司合作開發“農業保險貸”,累計發放貸款455筆2.39億元,通過銀保合作推進農業貸款保證保險業務創新和推廣;
構建銀企批零聯動平臺。該行圍繞核心企業開展合作,批量開發產業鏈上下游客戶,對接了徐工集團、揚州中集等核心企業,余額超過11億元……
構建平臺、提升服務,是路徑更是戰略,是資源凝聚力與綜合能力的集中體現。通過構建多元化平臺,郵儲銀行江蘇省分行持續拓展著“三農”金融發展的深度與空間。
為紓解農戶“貸款難”,郵儲銀行江蘇省分行創新推進“村級建檔授信”平臺,走出賦能鄉村振興“新路子”。該行通過整村推進,全面開展信用戶、信用村信息采集和主動評級授信,構建農戶信息大數據平臺,逐步探索基于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農戶線上小額貸款。目前已建成信用村5556個,信用戶6.72萬戶,建成數量列系統內全國前列。
參與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亦是郵儲銀行江蘇省分行一以貫之的重點工作。該行積極貫徹監管部門和省農業農村廳的要求,針對2021年農業農村重大項目開展專項營銷與創新服務。截至6月末,該行已跟蹤營銷農業農村重大項目123個,擬申報融資項目19個,已獲批復項目1個;涉農公司貸款余額185億元,較年初新增45億元。已獲批復的亭湖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項目,是2021年江蘇省農業農村重大項目,也是該行首次獲批的農業產業園建設項目。
擁科技、促轉型,培育數字金融之“花”
站在時代風口,郵儲銀行江蘇省分行充分認識到,數字化、智能化正對“三農”金融帶來革命性、顛覆性作用。為“三農”金融插上“數字之翼”, 努力打造服務鄉村振興數字金融銀行,成為郵儲銀行江蘇省分行的戰略方向。
兩條路徑并駕齊驅,郵儲銀行江蘇省分行走上了科技金融發展“快車道”。一方面,堅定做好規定動作,按照總行統一部署,大力發展極速貸、E捷貸,引導客戶線上申請、審批及放款,把線下實體銀行“搬上”互聯網,引導客戶通過手機銀行實現線上申請、審批及放款,有效滿足了涉農客戶授信需求和用信需求;
另一方面,篤實做好自選動作。在營銷端,通過“五郵”平臺、微信公眾號、“云名片”、政務平臺、行業協會等渠道和實名獲客系統開展線上營銷獲客;在產品端,升級我省研發的發票貸、結算貸產品,更新納稅數據和跨行交易數據,帶動今年凈增25.5億元;試點推出“郵農e貸”業務,積極探索農戶線上小額貸款產品。該行去年開發的“實名獲客系統”,榮獲全國郵政企業“科技創新成果一等獎”。在風控端,升級“金睛”主動風控系統,對十余種資金異常流向進行監控,實現預警信息“T+1”日推送。
科技化、數字化是逐鹿未來的根本,發展金融科技,就是在為“三農”金融固本培元。矚目長遠,郵儲銀行江蘇省分行將以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為主要抓手,依托省內自建的“郵芯”系統,打通行內行外數據資源,建設農戶大數據體系;將用“七個加法”(即“渠道+產品+平臺+運營+風控+數據+項目”)做好“三農”金融數字化轉型工作,增強服務鄉村振興能力。
“三農”金融活水來,鄉村振興展畫卷。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一項長期歷史任務,需要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十四五”時期,郵儲銀行江蘇省分行將錨定定位不動搖,積極發揮服務“三農”的資源稟賦優勢,集中力量做好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各項工作,書寫“三農”金融溫暖之花遍開江蘇沃野的動人篇章。